首页
第06版:评论

情绪消费成新热点 市场监管亟须跟上

付 彪

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情感满足和精神享受的需求日益旺盛。当购物遇到心灵,一场满足情绪价值的消费热潮悄然兴起。中消协近期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提出,2024年,除了追求性价比之外,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有望打造今后一个时期新的消费热点。

面对学业、就业、事业、婚恋、人际交往、经济事务等方面的压力,一些年轻人消费需求呈现出从功能性向情绪性转变,并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在网购平台上,一款标价约5元的胡萝卜兔解压玩具销量达到10万件以上,不少带有情绪抚慰价值的文字型手机壳、T恤衫也成为热门选择。与此同时,一些虚拟情绪商品应运而生。去年,淘宝公布的年度十大商品中,“爱因斯坦的脑子”独树一帜,成为历年来首个入选年度商品的虚拟商品。

情绪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消费形式,具有消费虚拟化、行为符号化、心理补偿性等特征。年轻人热衷为情绪价值买单不断创造出新的消费场景,并催生了线下新业态。从“买一个让自己开心的商品”到“买一个商品让自己开心”,年轻人追求的不只是商品,更是一场“心灵按摩”、一剂“情绪解药”。而对幸福、满足等积极情绪的向往和追求,不仅影响着消费选择和消费行为,也逐渐演变成一种消费模式,并不断诱发商家创造出新的消费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情绪消费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也面临市场监管的缺失。应当看到,情绪消费毕竟是一种新兴的消费现象,有关销售规则和监管机制尚未建立,难免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国家层面对虚拟情绪商品的销售,缺少最为基本的约束,包括对服务提供者的专业能力和伦理规范,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从而容易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漏洞,如泄露消费者隐私、提供不正当服务、不合理收费等。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市场上与“情绪”相关的专利超过3700项,表明企业越发重视对情绪价值的挖掘。满足情绪价值的消费热潮悄然兴起,并有望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新热点,必须维护这一市场有序健康发展,不能任其野蛮生长。因此,对于情绪商品和情绪服务,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规则,确定合法边界,规范行业标准,避免可能产生的市场风险,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建立有效的投诉和预警机制,防范各种纠纷发生,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费者也应增加辨别能力,理性消费情绪商品和情绪服务,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年轻人要想解决情绪问题,还须在现实生活中加强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努力学习和工作是最好的减压器,要笃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1522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