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严冬”,如何“御寒”?首钢通钢公司炼钢事业部用真抓实干给出答案。8月下旬以来,围绕通钢公司生产组织模式调整,炼钢事业部不等不靠,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公司“低消耗、低成本、低产出”的“三低”经营策略,快速行动,大胆冲锋,在降电耗方面下“绣花功夫”,取得了以往想都不敢想的突破。那么,炼钢事业部电耗指标攻关取得优异成绩的背后,什么是动力引擎?其中有哪些优秀管理方法和创新举措?近日,记者走进炼钢事业部,带您一同揭秘。
转变思维 摸索前行
在炼钢事业部调度室,记者遇到了正在密切关注生产运行情况的炼钢事业部部长鲁艮军,他说:“此次冶炼电耗攻关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主要源于炼钢事业部全员思维模式的转变,大家‘敢于’与以往的‘不敢’中门对狙,像以往稳妥的操作模式宣战。”
据了解,冶炼电耗是炼钢生产的一项重要指标,对降低成本起着不小的作用。近几年来,炼钢事业部始终围绕冶炼电耗指标开展攻关,很多人产生了指标到顶,潜力挖尽的想法。随着公司单高炉生产组织模式的启动,公司制定了“三低”总体工作思路,要求全员苦练内功,围绕重点指标强劲开展攻关。
如何突破指标到顶的思维,切实把电耗降下来,炼钢事业部也陷入深思。以往同生产运行模式下,炼钢事业部也曾研究过产线的经济运行模式,吨钢电耗也实现了降低,但是幅度有限、成效不大。随着电耗攻坚空间的逐步压窄,这次攻关感觉也不会尽如人意,几轮研讨会下来,部分管理人员还是心存疑虑。期间,公司领导多次跟踪现场,指导工作,要求炼钢事业部必须盯住指标不放,拿出决心和果敢,与困难掰腕。
以往的经济模式是最优的吗?还有没有下降的空间?哪些设备还存在空耗现象?降本细化到最小单位了吗?按照公司领导的指示精神,炼钢事业部党政领导带头发问,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带领职工针对问题,深入思考,科学论证。
各科室主任、各作业区作业长带头连班加点跟踪在现场,摸排转炉、精炼炉、板坯的最佳对应方式;所有技术人员全部走出办公室,扎根在一线,每天收集各类生产消耗数据,对比分析差异;自此,一场全员降成本的攻坚战全面打响……
不留后路 加码加压
警笛声声、炉火闪烁。走进炼钢事业部炼钢作业区炉前区域,紧张的操作氛围映入眼帘。
石灰石加了吗?有没有碳了?供多少氧了?温度大概多少?转炉主、副操手目光紧盯着电脑的各项数据;炉前工出操作室到现场工作都是一溜小跑。这里没有一句废话,也没有一丝懈怠。
为什么会有这种紧张状态?炼钢作业区作业长崔刚一语中的。原来,为将新生产模式降耗做到极致,炼钢事业部上下不断谋实举措,一方面在操作模式上大胆改进,将以往在线五个钢包运行,改为四个钢包运行;另一方面将能停下来的公辅设备彻底停下来,降低设备运行成本,为电耗攻关助力。
作为攻关主体,炼钢事业部炼钢作业区把保顺稳作为关键,狠抓转炉、精炼两个重点操作环节。提高生产速度,合理调控成分,减少待钢时间;对出钢温度进行科学测算,借用铁水的自身热量,将每炉出钢温度提升20摄氏度,以此保证精炼炉快速升温要求。
炼钢事业部生产技术室副主任柳恩丰说:“改变是艰难的,但是事业部一场场形势任务教育会,让大家清醒,直面市场的严峻形势,不改变就难以形成突破。”
炼钢事业部站在全局角度科学调控,电耗等重点指标数据做到一天一通报,谁干得好就奖励谁,并在早班会上点名表扬;哪有差距就及时纠偏,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给全员攻关凝聚合力,注入推动力,将各层面职工自我加压变成了常态。
开拓创新 疏通“梗阻”
吨钢冶炼电耗又降了;今天日冶炼电耗创下新低;预测的各种举措实施,吨钢冶炼电耗只能降2—3度,没想到接近10度了,而且还在持续降低……
冶炼电耗指标持续降低的好消息让人欢呼雀跃,给职工一次又一次冲锋坚定了信念。职工自发地在降低冶炼电耗上出谋划策,将一项项创新改造纳入到具体攻关举措中,打通降耗路上的“梗阻”。
连日来,职工大胆创新。期间,针对综合泵站大功率送水的问题,集思广益开展攻关。首先他们采用替代水源的办法,试验将浓缩池水加压代替原压滤机及料包打料用水,缩短送水路径;然后通过安装一个更加灵活、启停自如的小功率潜水泵替代原来两台大功率水泵,达到取送水目的,每天可实现节电9600千瓦时;原有15台风机的启停均为手动模式,导致轧机停机时风机无法及时停运,造成能源浪费。职工们根据日常操作经验,增设自动连锁控制,让系统不仅具备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模式,还实现风机与轧机启停信号的连锁控制,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在轧机换辊等间歇时间使风机能够自动连锁停机,年可节约电费15万元……
据统计,9月份以来,炼钢事业部冶炼电耗呈现稳步下降趋势,每吨降耗9度电,吨钢降本11元;10月份,月累电耗较计划降低成本51.59万元,吨钢降本12.67元,创同生产模式下吨钢冶炼电耗降本最高水平。
闪亮的数据,全新的里程……炼钢事业部党委书记隋国军说:“数据背后凝聚着干部职工的集思广益和辛苦付出,但更多的是折射出一种精神,一种大胆转变观念、打破因循守旧、敢于创新突破的精神。”
(本栏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