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社会

纾民困 解民忧 送温情

——图们边境管理大队加强矛盾纠纷协调化解摸排工作记事

本报记者 于悦

“本来我睡眠就不好,她家孩子还天天晚上在家里玩球,电视声音特别大,上一天班了,我就想好好睡个觉……”日前,图们边境管理大队向上边境派出所兴边社区“小赵说事点”迎来了一对邻居。张先生情绪激动,指着对面的孙女士大声诉说着自己的委屈。

“这是咋了?别生气了,和我说说咋回事儿。”民警赵起连忙安抚二人情绪,询问缘由。原来,孙女士家中孩子尚小,平时活泼好动,偶尔会制造出一些声响。而楼下的张先生对此反应强烈,多次上楼理论,双方言辞逐渐激烈,矛盾不断升级。民警了解双方的诉求和矛盾焦点后进行了调解:“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孩子玩耍产生噪音也不是故意的,楼下的张先生被吵到有意见也正常,咱们互相体谅一下……”同时民警也为居住在楼上的孙女士一家提出了建议:“孙女士,您看是不是可以给孩子在地上铺上一些隔音垫,这样能减少不少噪音。试着换位思考,张先生的诉求并不过分……”

在赵起的耐心劝导下,孙女士逐渐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监管确实存在疏忽,表示会尽快购买隔音垫,也会多教育孩子注意控制音量。张先生则表示自己之前态度不好,愿意接受孙女士的道歉。最终,这场因噪音引发的邻里纠纷圆满化解,两家人握手言和,小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宁静。

近年来,图们边境管理大队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协调化解摸排工作,坚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创新实施“三联、三化、三有”工作法,有效提升防范风险、化解矛盾、服务群众能力水平,取得了涉边违法犯罪“三年零发案”,辖区行政、刑事案件“两下降”,矛盾化解率和群众满意度“两个100%”的优异成绩。

“给你看看我的‘秘密武器’。”说起矛盾纠纷调解,新华边境派出所民警张磊拿出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入户走访二十问”。为了让社区民警更快掌握排查矛盾纠纷的方法,图们边境管理大队将常用询问语句一一列出,方便“口才不佳”的民警用最少的时间了解到辖区的矛盾纠纷基本情况。“有了这个二十问,我就不怕和大爷大妈们唠嗑了。要不我嘴笨,总是说不到点子上,现在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连大爷大妈都说我最近干练了很多。”张磊说。

为了将矛盾纠纷调解的触角向下延伸,图们边境管理大队在辖区35个村屯(社区)设置了42个警务室(站),配备45名社区民警和91名警务助理,建立了24小时警务机制。同时,着力打造“老范夫妻警务室”“小赵说事点”等矛盾调解品牌,以社区民警为主,联合驻村辅警、警务助理、网格员等力量,深入辖区村屯、街头小巷、村镇角落,与群众话家常、讲道理,摸纠纷、排线索,第一时间解矛盾、宽民心。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几年明显感觉到派出所和社区之间联系更紧密了,我们和辖区民警越来越熟悉了,社区群众有些家长里短的事情都愿意第一时间请民警‘断断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的矛盾纠纷量显著下降。”

“小王,最近有没有给社区打电话反映邻里之间矛盾的啊?”“张哥,你们最近护边巡逻打卡的时候,有没有看到图们江广场上有起争执的人啊?”“李老板,最近生意挺好啊。快到年底了,在咱家店吃饭喝酒的顾客要是有什么情绪不好的,及时和我们联系……”寒冬虽至,但藏蓝身影带来的温暖却直抵人心。图们边境管理大队民警穿梭在纠纷现场与市井小巷,纾民困、解民忧,用脚步丈量责任,以真心传递温情。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