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粮食产量260亿斤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CPI涨幅控制在2%左右,单位GDP能耗下降2%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
着力扩大有效需求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强化投资拉动,努力实施一批补短板、增后劲重大项目,全年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400个,其中超亿元项目1000个以上。围绕“两重”领域包装申报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生态环保项目,推动102国道绕越线、机场三期配套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以上。
加快奥来德新型显示材料、宽城中粮油脂、旭阳中法产业园等在建产业项目建设进度,黑系智能房车、大唐二热“退城进郊”、榆树风电制氢合成氨等22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力争产业投资增长10%。
大力提振消费,用好“两新”政策稳住汽车、家电、家居、电子产品等大宗商品消费,培育健康、托幼、家政、数字等服务消费增长点,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启动重庆路等重点商圈转型提升,加快万达茂、银河一英里等新商业综合体招商运营,引进首店品牌100家,打造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10个以上。
深化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试点,启动建设一批高品质“好房子”,城中村改造推行房票安置,扩大房地产企业“白名单”融资授信范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5%以上。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支持吉光、三江、长白山3个创新型省实验室投入运行发挥作用。推行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定向委托”,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联合光机所、应化所、长春理工大学新建3个概念验证中心,完善30个中试基地、18个科技产业园区服务功能。
推行科技成果“先投后股”“先使用后付费”等新机制,探索长发集团等国有企业全方位介入产业化新模式,科技成果本地转化400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0%。发挥长兴基金、未来科创集团牵引作用,构建300亿元规模的科创基金“投资矩阵”。
完善科技企业梯度扶持机制,支持一汽、中车长客、长光卫星成长为科技领军企业,大力培育“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50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5000户。实施人才政策3.0版,引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紧缺人才,留长大学生11万人以上。整合优质中职教育资源再建2-3所高职院校,长春技师学院完成组建、投入运行,面向全国市场培育技能人才。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加快汽车产业新能源转型,推动大众混动车型尽快落地,红旗、奔腾、解放增加新能源车型,奥迪PPE纯电动车型上市量产,新能源汽车本地配套率达到60%。
完善“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积极开发高阶智驾新场景,助力一汽推出更多智驾车型,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
研制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抓好氢能汽车、有轨电车示范应用,务实培育农机、环保、氢能、冰雪等装备产业,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550亿元。
突出芯片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实施芯光智谷、航天博览园、传感器产业园、干细胞医疗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提速建设永春生物医药城、北湖未来科学城,光电信息、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均增长10%以上。
布局新型储能、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产业,开辟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应用新场景。抓好净月、新区等算力中心建设,算力规模达到2000P。招引培育数字头部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实施300户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力争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严守耕地红线,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新建高标准农田200万亩,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1200万亩以上。依托国家农高区创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园区,开展关键品种育种攻关,强化玉米全产业链发展示范。
集中发展玉米、大豆2个国家级优势产业集群,深度开发人参、鹿茸、食用菌、鲜食玉米等特色资源,提升“吉牛”“长春大米”等品牌影响力。招引农业产业化投资超亿元项目30个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以产业振兴带动县域经济加快突破。
着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抓实德惠、公主岭国家试点,因地制宜培育一批重点镇,建好学校、医院、康养和市政基础设施,提升人口集聚能力,全市城镇化率力争达到70%。培育特色富民产业、强化就业增收,稳步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绿化美化村屯230个。健全畜禽粪污收储运体系,提高综合利用能力。完成农村公路建设养护1万公里三年攻坚任务,6县(市)区全部进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行列。完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纵深推进改革
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
完成市属国有企业布局优化、重组整合,功能类、竞争类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0%,公益类企业服务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开展开发区人事制度、薪酬绩效改革,探索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有效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零基预算,财力分配向下倾斜,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
实施城建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排水“厂网一体化”,建立城管“一网统管”体系,创新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市政服务保障水平。
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公铁水多式联运,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和项目建设,务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市场、用工、用能等难题。
抓好“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有效提升营商环境质量。
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
发挥中韩示范区、兴隆综保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作用,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争取“特许药械”“特许医疗”业务、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提高制度型开放水平。
扩大中欧班列规模,新开通长春至莫斯科、新加坡等6条国际航线。充分发挥海外商协会作用,支持骨干企业设立驻外机构,加强与中东、东南亚等重点区域交流合作。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积极布局海外仓。
创造条件支持鼓励企业“走出去”,带动整车及零部件、建材、机电、生物医药等重点产品出口。新增外贸企业150家以上,进出口总额达到1300亿元。
加快建设长春都市圈,加强与省内各市(州)常态化对接合作。推动长吉、长平一体化,实施长吉图战略,促进哈长城市群联动发展,深化津长、长杭合作。务实高效开展基金招商、场景招商、科技招商,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1000个,合同引资额达到1000亿元。
深入推进城市更新
全力打造宜居韧性城市
强化规划引领,推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尽快批复,完成综合交通体系等15个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长榆、都市圈西环线高速公路建设。
启动人民大街南延、北三环拓宽改造,大中修皓月大路等11条主干道,打通滨河东街等30条断头路、卡脖路。改造轨道交通3号线,5号线、7号线完成工程主体,2号线东延开通运营。调整公交线路30条,施划公交专用道10公里。强化交通治理,学校、医院、商圈等区域拥堵指数稳步下降。
完善市政设施功能,升级改造3座净水厂,完成主城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新改建水气热排地下管网1000公里。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力争实现全覆盖。改造28片城中村,筹集安置房1万套以上,确权未登记房屋60万平方米。新建口袋公园30处,修建城市绿道200公里。
以更大力度推动城市环境提升,综合整治背街小巷、农贸市场、老旧小区,动态清理僵尸车、野广告、架空线等城市病害。
大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
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古长城、五家子遗址等古文化遗址保护。抢救性修复千早医院旧址等63栋濒危历史建筑,高标准修缮丰乐剧场旧址等7栋文物建筑,全方位保护提升新民大街等6片历史文化街区。
建立历史建筑资源活化利用和常态保护机制。改造提升一汽博物馆、张伯驹展览馆等一批文化场馆。完成古树名木建档立案和挂牌保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惠民活动。大力培育避暑经济,全链条发展冰雪产业。建设方特、这有水等100个文旅项目。支持莲花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加快航展中心、航空博物馆和周边环境设施建设。办好航空展、光博会、健博会、东北亚博览会、高等教育博览会、瓦萨国际滑雪节、CBA全明星周末、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等重点展会赛事,增加人气、促进消费、培育产业。
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力度
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制定“幸福长春行动计划”,办好50件左右民生实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次。
落实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政策,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财产性收入。提高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及时兑现低保补助、残疾人补贴、临时救助金。为5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达到50个。
全面落实生育补贴政策。新增230个托育点。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新增幼儿园公办学位3120个、义务教育公办学位6000个。实施中小学校教室灯光照明改造1万间。
强化公共医疗卫生服务,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投入运营。扩大“先医后付”医保定点范围,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种类达到1000种。
疏堵结合抓好秸秆全域禁烧,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步提升。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四类及以上水体。强化土壤源头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修复完善“三北”防护林体系。积极创建碳达峰试点城市。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全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行动,强化燃气、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推进食品安全“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学校食堂、养老机构等重点领域全覆盖。严守债务红线,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力争隐性债全部清零。提高金融监管效能,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犯罪。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多元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防极端事件发生。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开展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
认真编制“十五五”规划,科学确定发展目标,深入谋划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项目,为长春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奠定坚实基础。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
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市政府系统及工作人员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建设法治政府,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职用权。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建设创新政府,尊重群众和基层首创精神,勇于打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善于学习、拓宽视野、放大格局,积极探索突破性的思路办法,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建设有为政府,坚持干字当头、雷厉风行、担当作为,办实事、做实功、见实效。坚决反对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
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广大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事不避难、挺膺担当、奋进前行,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