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长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吉林省宾馆开幕,当天出席大会的人大代表分组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在分组会议现场,代表们结合实际踊跃发言,大家从各自行业、各自领域讲感受、提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思路清、目标设定实、推行措施细,贯穿了新思想,体现了新部署,践行了新要求,是一个创新务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凝聚力量的报告。
“聆听了刚刚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倍感鼓舞,2024年长春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我们要再接再厉,在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为长春的全面振兴,做好我们企业的本职工作。”代表白大成说。来自汽配企业的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传统的汽配行业,如何做好转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于新能源发展,我们企业将在氢能源材料研发和整个新材料的布局上,作相应的准备。同时,要紧紧地依靠科研力量,把吉林大学、中科院、应化所拥有的高质量技术成果,以校企联合、产学研联合的形式转化为本地的新能源专利产品,应用于整个世界的新能源的汽车浪潮。”
谈及报告内容,代表鲁晓光说:“报告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过去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在坚持创新驱动、文化引领消费和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过去的一年,长春坚持‘双城’建设,永春生物医药城已经有22个项目落位开工,成功举办了光博会、健博会等重大展会,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投身到长春未来的开发建设当中,非常让人振奋。2024年,着手实施了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工作,后续还要有7个项目进行保护提升,让文化赋能,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创造新的消费业态。同时,在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为百姓办了很多实事。”
“作为一名城建系统的代表,我对未来城市建设充满信心。”代表李平说,“这一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城市功能和品质得到很大的提升,快速路、高速路的修建,使百姓出行更加便利,轨道交通线路也增加了,城市慢行系统也得以建成,绿色出行更加顺畅,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代表李桢说:“整个报告中,对科技创新部分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这也是我十分关注的部分。科技创新关键靠人才,报告中提到了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升格为本科大学,这对应用型科技人才的区域服务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她建议尝试创办特色高中,把职业高中的一部分专业和普通高中的学术化结合,这样高中毕业的学生有文化基础,为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打下基础,为属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目标呼唤新作为。
捧着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路线图”,人大代表们的心里充满了新的希望,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安排部署、明确目标任务,结合各自岗位职责和全区中心工作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当好群众的“代言人”、社会的“传声筒”,切实履行好职责,为长春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集智聚力、建言献策,凝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