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央视热播的纪录片《大东北》第七集《动力澎湃》中,通榆县作为全国唯一风电产业链“一站式采购地”走进了更多观众的视野。多年来,白城市加快释放新能源资源优势抓招商上项目,取得突破性成效。2024年全市新能源开发规模突破1600万千瓦,列东北第1名、全国第7名。新能源产业作为白城“金字招牌”的成色更足更亮。
2024年,洮北、通榆增量配电网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安、洮南化工园区纳入全省“百亿级投资”氢基绿能产业园区。布局建设铅碳、全钒液流、磷酸铁锂、铁液流等4种形态、5个电池项目。远景智慧储能装备产品下线。中船智能装备产业园即将竣工。
2025年,白城市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机制,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集群。坚持市县统筹、创新驱动、错位发展的工作思路,推动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
持续做强新能源开发基地。建设新能源开发项目30个。实施老旧风场“以大代小”项目,推进大唐80万千瓦风电“退城进郊”。启动“吉电入京”4×66万千瓦燃煤调峰机组项目前期工作,推动2×66万千瓦火电主体工程开建,确保东北首个光热项目竣工并网。建成通榆傅家、大安乐胜变电站,推进镇赉建平、洮南福顺输变电工程前期。全市新能源装机将达到1900万千瓦。
全力打造绿电消纳基地。加快推进洮北、通榆2个增量配电网园区基础建设,完成配套风场项目,推动消纳项目落地建设,实现实体化运营。抓好大安智算产业园、通榆云针智算中心建设。大力招引电价敏感型、绿电偏好型负荷项目,力争投资88亿元的华电绿氢化工、投资15亿元的北京蓝耘智算中心等项目在洮北绿电园区落地开工。
率先建成智慧储能基地。启动全省首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力促中慧铅碳、上海电气全钒液流2个储能电站竣工并网。抓好远景智慧储能核心零部件生产项目,推动铅碳、全钒液流、磷酸铁锂等电池项目量产升规,在全省形成引领示范作用。
加快推进绿氢化工基地。抓好4个省级化工园区,力争洮南化工园区通过省级验收。推动阳光电源、远景等绿氢项目落地实施,华能3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国电投绿氢合成氨、上海电气绿色甲醇项目竣工运行,产出全省首桶绿氨、全国首批绿醇,点燃“氢动吉林”新引擎。
2024年,白城市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为白城的发展增添了更多的信心。2025年,白城市将探索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机制,提升装备制造业集群水平。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主导行业、重点企业育新改旧、扩能升级,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制造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