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3版:要闻

一彻万“融”奋楫先

——全省地市级融媒改革综述

本报记者 粘青

2024年4月19日到12月23日,249天,能做什么?

吉林交出了一张地市级融媒改革的精彩答卷。

从4月19日省委常委会专题审议通过《吉林省加快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到各有关地市党委均将市级融媒体改革工作作为年度重点任务稳步推进,再到12月23日吉林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本轮“一中心一公司”融媒改革涉及的吉林、四平、辽源、通化、松原、白城6个地市、3101人、4.68亿元资产,全部在规定时间节点前完成。

这是一幕酝酿已久、众盼其成的融媒改革精彩华章。

这是一次刀刃向内、触及根本的媒体融合自我重塑。

立足传统媒体基础底蕴,适逢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大潮,全省地市级融媒改革在实践探索中前行,于守正创新中绽放,加速驶向深度融合发展新蓝海。

蝶  变

——高位统筹体系重塑 增量改革焕新颜

融媒改革棘手难题多,涉及历史遗留问题多。如何激发媒体活力,提升干事效率,强化聚合力量,实现增量改革,是吉林省地市级融媒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地市级媒体融合改革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闻舆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召开全省推进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座谈会,研究起草实施方案,多轮次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意见,并于2024年4月19日提请省委常委会专题审议通过。

《方案》明确提出“以建设市级融媒体中心为核心任务,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主要手段,以组建市场化融媒文化传媒企业为创新举措”的融合思路,提出8个方面重点举措,明晰“一中心一公司”的地市级融媒体建设格局。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

2021年10月,白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挂牌成立,成为全省第一个市级融媒体,也是全国60家地市级媒体融合试点之一,目前已经开创了“两手发力、双轨运行”的可喜局面,为全省地市级融媒改革提供了经验样本。

从“相加”到“相融”,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吉林融媒改革步履铿锵。

——融框架。

党委、政府层面形成共识、高位推动。各地以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的理念和“自我革命、刀刃向内”的要求重塑机构。

吉林市改革后行政综合部门精简65%,配套部门精简超75%。通化市以“压缩管理层级,倾斜基层一线”为原则,行政岗位削减16.1%,中层岗位精简26%。

“班子成员到位后,我们重新明确工作分工和工作流程,推进完成中心和集团内设机构设置。”开会、调研、讨论……这几天,吉林市融媒体中心主任万春梅工作忙碌亦倍感充实,“虽然吉林市融媒体中心刚刚挂牌,但是我们高效有序地完成了融媒体中心与融媒集团人员整合工作,以及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绩效制定等方面制度体系建设,实现了增量改革。我们有信心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让‘主流’成为‘顶流’。”

由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从流程再造到机制再造,吉林大地,一个个有影响力的新型党媒正次第开花。

——塑流程。

融媒体中心大多由多家新闻单位融合组建而成,怎么“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白城市融媒体中心通过流程再造,推动产品呈现新活力的生动实践,令人印象深刻。

白城市融媒中心建设内容生产平台,变各自为战为集中攻坚。对原有的新媒体平台“指尖白城”“爱看白城”“白城新闻联播”、国际传播账号矩阵等进行统一运维,打通大屏、小屏通道。将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编辑记者进行紧密融合,重塑策、采、编、审、发、评流程,建立融媒体指挥中心,针对同一选题组建跨平台采访单元,形成一体策划、一次采访、多种生成、一键推送、全媒传播、全网覆盖的全媒体业务流程和生产体系。

以融媒改革推进传媒事业和传媒产业高质量发展,迸发出深度融合的强大效能。

——聚人心。

媒体深度融合,归根到底是人的融合。

传统媒体的人才体系如何适应转型升级要求,一直以来都是媒体融合改革中的难点所在。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起来,把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激发出来,全省地市级融媒改革的每一个考量都凸显着“人人共享改革成果”的融合基点。

积极争取编制人事政策,全力解决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职称评聘问题,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将工作绩效与薪酬紧密挂钩,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优化薪酬分配制度,实行差异化的薪酬分配,确保优秀人才的薪酬与其贡献相匹配……

一项项改革举措激活“人的融合”一池春水。

松原市建立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竞争上岗为导向的新型选人用人机制,中层岗位实行竞聘上岗、年度考评和任期管理,严格考核,动态调整。

通化市融媒体中心则以“压缩管理层级,倾斜基层一线”为原则,充实一线采编和技术岗位,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改革为我们创造更多成长机会。”“改革让大家看到美好前景,心更齐、劲更足。”……改革发展的共识不断凝聚,昂扬向上的正能量正在积聚。

深  耕

——全域联动全面发力 奏响传播最强音

“今天大雪节气如约而至……此时的辽源已经银装素裹……”唯美的雪中城市画面、欢快的戏雪赏雪场景……这条“辽源之声”视频号发布的“主播说节气”新媒体产品让更多人领略到壮美北国风光。辽源市融媒体中心辽源新闻联播节目播音员杨铭不仅是出镜主播,还参与了策划、文案和拍摄工作。

能写稿、会拍片,能出镜、会直播,全媒体时代越来越需要技能多样的“六边形战士”。辽源市融媒体中心成立后,立即开展覆盖市县两级融媒中心的业务大练兵,提出“第二岗位”制,培养策、采、编、审、发各领域“专才”向“全才”发展。“融媒体时代对主持人的要求更高,不断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技能,让自己更加充实,还能参与到推荐家乡的新媒体作品制作全过程,我感到既光荣又自豪。”和所有新闻人一样,杨铭向着成为新闻“全才”而努力。

内容永远是根本。全省地市级融媒体中心不断升级传统节目运行模式,对原有栏目进行梳理整合,对全媒体节目进行全面升级,一个个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融媒作品,引领地方主流思想舆论。

通化市融媒体中心围绕推介通化的人文历史和地理风貌,讲述城市新征程、新变化,推出《通化老地名》《通化迹忆》等6个双屏栏目,《穿越精彩非遗 遇见美丽通化》等多篇优质稿件被中央主流媒体转载,全网浏览量突破1000万。

辽源市融媒体中心坚持策划先行,谋划悦动辽源欢乐荟、天陆山滑雪场、体育赛事、二十四节气等“吸睛”选题,加强原创短视频制作水平,进行文案、画面立体包装,吸引众多粉丝关注。

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响亮,把吉林故事讲得更精彩。全省融媒全域联动,一体发展,实现横向互融、纵向互通。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全力打造全媒传播体系市域枢纽节点,打破地域壁垒,推进带动市县融媒一体化深融,促使地域传播效能几何级增长。

白城市形成《市县共建一体推动融媒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市县一体投入推动地市媒体融合发展,利用市融媒体中心技术、设备优势带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松原市与广东、内蒙古等地的百家地市级媒体探索共同发展文化标识产业,推动融媒联盟矩阵传播。四平市融媒体中心围绕“采编融合、媒资赋能、新媒运营、综合服务”四个核心场景,打造包含“四平融媒”新闻+政务服务平台、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共享平台、基础硬件支撑设施建设为核心的技术服务平台,努力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目标。

创  新

——建强平台造血支撑 融合发展多元化

“来,直播间的家人们,咱们跟着镜头,一起近距离感受我们通化美食的魅力……”在抖音平台“遇见通化”直播间,主持人正在热情推荐“通化好物”。

适应经济环境和市场格局变化,如何聚焦媒体优势领域,拓展经营模式,增强自我造血机能,推动媒体长期可持续发展?

我省融媒改革给出的答案是,建强平台、造血支撑。

一个个务实举措,给融媒改革的创新发展标注出生动注脚——

通化市融媒体中心以实干解题融媒经营。面对传统广告业务收紧等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探索多元发展战略。不遗余力打造好“融媒+电商”新的创收项目,持续发力培育了“遇见通化”“交广优品”两个抖音直播账号,实现通化优质产品销往全国。截至2024年12月末,共有26名主持人参与直播带货,直播31场,总时长120小时。

白城市出台《关于支持融媒体事业持续发展的若干措施》,助力融媒公司承接文化传媒业务,鼓励公司业务向社会层面延伸拓展。吉林市将融媒集团经营项目纳入市本级和各县(市、区)政府采购云平台,主动承接举办各类活动。

建成当地主流舆论阵地,充分整合当地优势资源,更好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把融合效能放到最大,这是融媒改革的“众望所归”。在我省融媒改革中,各地市跨媒体的“大融合”亮点纷呈,长春、延边主流媒体内部贯通的“小融合”同样熠熠生辉。

长春日报社利用主流媒体优势,高质量承办了“魅力单位评选活动”“讲述长春好故事活动”“‘标志长春’十大文化符号视图作品评选活动”“数”说长春“红”·长春100个网红打卡地发布仪式等,在项目的策划分析、宣传造势、现场执行落位等方面全链条承办,取得出色的成果。

延边州结合当前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实际,构建集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阅报屏等多种媒体形态于一体的新媒体传播方阵,打造包括网站、客户端、手机网、内容运营以及内容聚合分发平台在内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完善“每日精选、多样化编辑、多媒体传播”联动机制,培育了3个百万级粉丝抖音、快手官方账号。

仅用时8个月,完成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和融媒公司揭牌成立,跑出了地市级媒体融合改革的“吉林速度”。从班子组建、部室整合,到推动媒体融合改革持续走深走实、初步构建起融合发展新格局,彰显了地市级媒体融合改革的“吉林质量”。

惟实励新,融合致远。站在新的坐标回望过去,融合的力量正在释放,我们有理由相信,吉林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越行越远……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