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2版:三农

把“小木耳”做成“大产业”

——汪清县兴产富民记事

张志勇 本报记者 毕玮琳

汪清县桃源小木耳实业有限公司温室大棚,工作人员正在观察吊袋木耳的生长情况。

汪清县桃源小木耳实业有限公司温室大棚,工作人员在采摘吊袋木耳。

隆冬时节,长白山脉白雪皑皑,地处长白山东麓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一栋栋木耳大棚内已是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汪清县因地制宜,依托“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的山区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把“小木耳”做成“大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逐步形成了集菌种研发、菌袋生产、基地建设、产品加工、设备制造、市场营销、废弃菌袋回收利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目前,汪清县黑木耳年栽培总量基本稳定在6.5亿袋,产量达3.5万吨,实现产值34亿元。

清晨,雪花飞扬,汪清县天桥岭镇村民闫翠莲从村子出发,前往离家约1公里的桃源小木耳基地产业园工作。

闫翠莲是天桥岭镇天河村的脱贫户,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家门口就能打工,车接车送还管吃喝。”生产车间里,忙着往菌袋里放菌种的闫翠莲一边干活一边说。“再过一阵儿天暖和些,春木耳就要大规模种植了,我们还得加把劲儿。”

汪清地处长白山脉,“八山一水半草半田”的现实情况和特殊地貌,限制了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大面积种植。莽莽密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适宜“土特产”种植。于是,汪清县利用昼夜温差大、空气湿润、森林覆盖率高等适宜黑木耳生长的条件,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帮助群众增收。

在经营上,汪清县各乡村大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种植基地、农场成立市场化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将家庭式生产者和困难群众吸纳进来,为其提供统一的原料采购、菌包生产、栽培管理、产品销售等服务。

鸡冠乡大北沟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合作社发展产业、产业带动农户致富,本村及外地400余人从事木耳生产,让“农民冬闲变冬忙”实现增收。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汪清县黑木耳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汪清县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县”“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国家级食用菌安全出口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等称号。

目前,汪清县共有6个黑木耳专业镇、121个种植村,其中,百万袋以上种植村65个,60%以上的村以黑木耳为主导产业。县里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与产业共同成长。目前,全县黑木耳种植人数达1.4万人,3万余人从事木耳相关产业,占全县有劳动能力农业人口一半以上。通过产业带动,外出人口逐渐回流,有效聚集了农村人气。

如今,闫翠莲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产业发展好、待遇好,我们干劲也更足。在这里打工,一年轻轻松松就能赚2万多元钱。”谈到现在的好日子,闫翠莲露出幸福的笑容。

在天桥岭镇,像闫翠莲一样在“家门口”就业的群众并不在少数。“通过发展黑木耳产业,能够带动脱贫户、村民就业,持续增收致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汪清县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唐大涛对记者说。现在全县积极推动黑木耳产业发展,一方面帮扶重点企业,协调解决脱贫户、村民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引导村民科学合理种植黑木耳,严控品质拓宽销路。

数九寒天,寒风凛冽。一大早,东光镇满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光裹紧衣服,小跑着赶往木耳大棚。“现在正是木耳菌袋接种的关键时期,温度要严格控制好,不然会影响品质和产量。”杨光几乎每天都要往棚里跑七八趟,用心呵护菌袋内的黑木耳。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对于脱贫地区,不仅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更要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瞄准未来,满河村将发展电商作为壮大当地木耳产业的手段。“2023年,我们村电商销售收入达到400万元。”谈起村里的电商产业,杨光很是自豪。

满河村的电商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村里开了第一家网店,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店铺慢慢有了起色。看到村里的木耳、蜂蜜、大米等农产品在这里卖得比外地来的商贩收购价更高后,村民们纷纷通过电商创收、增收,村里的电商产业走上了正轨。

如今,满河村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电商村,通过电商直播售卖的产品范围从本村扩大到全县,还在2021年创建了“满河鲜”品牌。电商产业越做越大,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离木耳大棚不远,就是满河村脱贫户王乙春的家。“快进屋,上炕坐。”王乙春热情地招呼记者。推门进屋,60平方米的房屋干净敞亮,窗台上的君子兰开得正艳。

“小木耳改变了俺们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王乙春说。过去,他和老伴以种地为主要收入来源,农闲时还得上山采摘野菜售卖,兜里的钱得算计着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

满河村红火的电商直播,有力带动了村内木耳产业的发展。如今,王乙春在村里的菌包加工厂工作。“在厂里帮着装菌袋、采摘木耳,一年干下来,工资能有1万多元。手里有余钱,日子自然越过越好。”王乙春乐呵呵地说。

杨光告诉记者,去年9月,村里新建了一个黑木耳菌包加工车间,好品质的木耳最高能卖到70元一斤。更关键的是,这为村里的更多脱贫户创造了就业机会。

如今,汪清县黑木耳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大幅度增强,产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成果逐渐显现。

(本栏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