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不管是落实国家发展的“大蓝图”,还是实现个人幸福的“小目标”,都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苦干实干中成就梦想。
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农历乙巳蛇年的到来格外让人期待。连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将乙巳蛇年过年“氛围感”率先拉满,人们在欢声笑语间庆祝暖暖的“中国年”。传统的“过年”习俗有哪些?“年味”如何吸纳时代韵味?新故相推之际,其实正是我们激活文化基因的契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感悟中华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时刻。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春节文化形成了以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的礼俗和规制,蕴含着中国人民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理念,寄托着对家庭和睦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无论是贴春联、吃年夜饭、逛庙会等传统方式,还是看“村晚”感受乡愁、到博物馆里找寻年味、旅游迎春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崭新尝试……人们在热腾腾的烟火气、扑面而来的年味里,感受着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激活文化基因,在传统底色上描绘现代色彩,在传统语境下进行现代表达,今天的神州大地洋溢着蓬勃盎然的春意,年味儿更浓厚、更持久。
岁月不居,一切都在变,春节习俗自然不例外。从一定程度上看,正是因为年俗不断与时俱进,传统节日才能散发持久的文化魅力。从贺岁档的人头攒动到旅游景区里的摩肩接踵,从“试试手气”的惊喜到“扫个福字”的互动,从博物馆里过大年到音乐会上赏国风……时代在变,年俗也在不断变迁。正是这种丰富性共同构成了多彩的春节文化,滋养着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坚守传统年俗的“根”与“魂”,融入时代特质的“形”与“神”,让更多优秀中华文化“活起来”“热起来”,就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思接千古积蓄前行的力量。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新的一年,不管是落实国家发展的“大蓝图”,还是实现个人幸福的“小目标”,都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苦干实干中成就梦想。让我们在幸福年味中搭建心灵交流的桥梁,在祈岁纳福中感悟家国同心的力量,在万象更新中积蓄奋力向前的信心,一步一个脚印把既定的行动纲领、战略决策、工作部署变为现实,让国家越来越繁荣昌盛,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