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评论

“村晚”激发乡村振兴文化动力

刘予涵

近日,贵州仁怀、陕西渭南、广西桂林等地接连上演“村晚”。一个个源于各村的文艺节目,接地气、有看头,让一场场独属于乡村的晚会“热气腾腾”。

“村晚”是春节期间农民群众自发组织、参与的乡村群众性文化活动,它是村民自己的舞台。在村晚舞台上,没有明星偶像,也没有专业演职人员,更没有高端大气的演出设备,完全是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自赏,演的是乡亲、说的是乡音、唱的是乡愁、舞的是乡情,这样的村晚接地气,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饱含着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村晚”作为一种民间文化表演形式,近年来很受欢迎。一方面,“村晚”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身边人演“身边事”,节目内容贴近乡村生活,说的是乡土话、大白话、家常话,乡亲们听得过瘾、看得带劲,更容易引起共鸣,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与一般文艺演出不同,“村晚”从组织到策划、排练到演出,村民都是主角。通过这样的集体文化活动,村民不仅获得了参与感、体验感与满足感,也悄然拉近了与左邻右舍的距离。

乡村“春晚”不只是一场文艺联欢,更是文明培育的一种方式。过去乡村文化活动形式少,村民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村民们闲暇时聚在一起,多是参加打牌、搓麻将等不健康的活动。如今,通过“村晚”这一宣传教育阵地,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群众的思想和行为,使村民们摆脱了一些陈规陋习,促进乡村文明程度的提升。

利用春节这一契机举办“村晚”,可以用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去浸润、感染和引领乡亲们,凝聚起乡村振兴的正能量,激励大家用勤劳奋斗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期待各地多举办“村晚”活动,让更多村民走上舞台,讲述好故事、传递正能量,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