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鹤)近日,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立足馆藏资源,挖掘文物内涵价值,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将社教活动与文物研究、利用有机融合,举办了“探寻文物瑰宝,传承中华文化”系列活动,引领孩子们在探寻文物、追寻历史的足迹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该系列活动以北方小年当天的馆内“寻宝”活动和“探秘民族民俗馆 创艺大爆发”新年作品征集活动拉开序幕。寻宝活动选取的是馆内极具代表性的文物,活动中,30余名来自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分组后,参加了“寻宝”“我来讲文物”和“听姐姐们‘讲故事’”3个活动环节,大家逐步了解了文物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对文物瑰宝的探索,更是一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据介绍,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还在1月23日至25日期间,举办了多场不同的迎新春趣味活动,让广大群众通过考古挖宝、手工制作、围棋对弈等活动,体验和感受各民族在文化、艺术、生活等方面的独特魅力,以及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在馆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持续发挥自身的文化育人功能,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鼓励更多社会公众走进馆内,深入了解馆藏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此次系列活动也是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将文化研究与教育活动相结合的重要实践之一,通过探索多种形式和举措“让文物活起来”,以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各民族在各领域广泛而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文化自信和情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