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理论

不断提升吉林冰雪旅游影响力

袁 竹

推动“冷”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热”引擎,冰雪旅游是重点领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冰雪经济,提出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作为重要冰雪资源大省,吉林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形成了以“粉雪、静风、雾凇、温泉”为标识的冰雪旅游产品体系。立足新的发展要求,应持续挖掘冰雪旅游背后蕴藏的巨大经济富矿,并持续带动冰雪运动、冰雪装备、冰雪产业协同发力,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新兴业态,推动冰雪经济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跃升。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深度融合中彰显吉林冰雪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多样化冰雪文化体验和多元化旅游服务满足游客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冰雪文旅发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实践中,应进一步将吉林厚重的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资源深度融入冰雪旅游产品中,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并增加游客互动环节,让其沉浸式感受和体验吉林特色冰雪文化和地域文化。应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开发定制冰雪旅游产品,如针对家庭出游可以推出家庭亲子套餐;针对青年游客可将冰雪旅游与动漫、电竞等结合,提供动漫主题的雪道、装备及冰雕、雪雕展示;针对老年游客开发冰雪观光小火车、温泉疗养与冰雪景观观赏相结合的“慢游”产品等。要持续加强品牌建设,依托省内优质冰雪资源,充分发挥“长白天下雪”等吉林冰雪品牌影响力,立体呈现冰雪文化的底蕴内涵,形成浓厚的冰雪旅游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冰雪旅游消费潜力。

强科技、重体验,打造舒适便捷的智慧冰雪旅游。当前,冰雪旅游正经历智能化转型阶段,要不断强化科技在冰雪旅游中的应用力度,打造舒适便捷的智慧冰雪旅游。探索建立全省统一实时更新的冰雪旅游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对接各大景区、酒店、交通运营部门,涵盖旅游线路规划、交通实时查询、酒店住宿安排、景区门票预订、游客评价反馈等多种功能,利用大数据收集和分析游客消费行为、兴趣爱好,为其提供个性化产品推荐、行程定制等服务。各冰雪旅游景区应积极设置 VR 体验区,让游客借助现代技术和设备“置身”于各种冰雪运动、民俗文化虚拟场景中,大力提升游客体验感;加大智能穿戴设备和服务设施的应用,为游客提供智能滑雪眼镜、手表等,使其更全面了解滑雪路线、速度、距离、高度等数据,并实时提供运动建议和安全预警等信息;开发景区智能导游系统,提供个性化的景观讲解、运动指导等服务;增加景区内智能摄像头、传感器、温控系统、导览牌等服务设施,实时显示人流分布和活动信息,合理引导游客分流,从而提高游客的游览舒适度。

优服务、重品质,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服务是冰雪旅游的软实力,要从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安全保障、优化人员服务、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优质冰雪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促进“冷资源”的“热应用”。在冰雪旅游旺季增加国内外航线,完善高速铁路网络,加强机场、火车站与景区的交通衔接,增加区间旅游专线、直通车数量,使游客能够更便捷地抵达目的地。丰富游乐设施配置并进行合理布局,提供形式多样的游乐设施租赁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加强住宿、餐饮、购物等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不同档次的住宿服务和多样化餐饮选择。建立健全安全应急和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冰雪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机制、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机制,加强监督考核,联合高校、专业培训机构对冰雪旅游从业人员的冰雪运动知识、服务礼仪规范、语言交流能力、应急处理流程、急救技能等进行专业培训,全面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服务意识以及应急处理能力。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规则,规范景区、旅行社、导游等经营主体的行为,打击虚假宣传、强制消费、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净化市场环境。

区域联动、外引内联,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内涵。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冰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可以打破区域限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内涵,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一是积极推动省内区域间合作,对省内冰雪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加强省内冰雪旅游区域的交通网络、住宿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推出全省通用的冰雪旅游一卡通,提高游客游玩的便利性。二是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及国际间的合作,通过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联合推出东北冰雪旅游环线等方式,共同打造东北冰雪旅游的大区域品牌,实现东北三省一区之间冰雪旅游的客源互送、资源共享;通过举办旅游推介会、与当地旅行社合作等方式,加强与国内其他城市的旅游合作,开拓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大市场,实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积极参与国际冰雪旅游展会,引入国际冰雪赛事活动,让游客能够在赏冰乐雪中享受运动乐趣,从而全面释放冰雪旅游潜力。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