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文化

感受汽车工业的“心跳”

本报记者 华泰来

1月27日,除夕前一天的长春,气温正低,却挡不住游子归乡的热情。在深圳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的“90后”工程师张明阳,时隔三年再次回到家乡。这次,他特意带着妻儿走进中国一汽红旗文化展馆,探寻这片土地上的“工业基因”。

步入展馆,一幅油画再现了1958年工匠们手工制作红旗轿车油泥模型的场景:数名工人围在车旁,专注地敲打、打磨。讲解员介绍:“当年,职工们夜以继日,仅用33天就造出了第一辆红旗轿车。”张明阳驻足良久,感慨地说:“我的爷爷就是第一代一汽工人,以前经常跟我提到建厂的故事。”

展馆内,泛黄的《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影印件、第一辆东风轿车、第一辆红旗轿车,讲述着从荒原到“国车摇篮”的奋斗历程。张明阳告诉儿子:“新中国许多个‘第一’,都是在一汽实现。这里是我们国家汽车工业的起点。”

展馆一角,一台锈迹斑斑的车身装配台架尤为醒目。20世纪60年代,它曾用于生产红旗CA770白车身,每台车身由7—8名工人手工组装,耗费一天时间完成。张明阳的儿子好奇地拍照,妻子则感叹:“这些老物件承载的技艺虽然久远,但传承的精神始终如一。”

“去年红旗的销量突破41万辆,连续7年正增长,新能源销量占比持续攀升;一汽文旅1号线路自开通以来,已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作为汽车从业者,张明阳听了讲解员的介绍格外兴奋。他说:“也许我们在深圳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成果,也会在吉林和一汽身上落地!”

离开展馆前,张明阳购买了一枚红旗车标徽章。他说:“我要把它带回深圳,让同事们知道,中国汽车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但不止于此。”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