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文化

鸭绿江畔的红色回响

本报记者 王堡增

清晨,阳光洒在鸭绿江面上,波光粼粼。春节期间,前往集安鸭绿江国门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

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屹立于祖国边陲。讲解员郝一莹站在大桥旁,手指着历经沧桑的大桥,向游客娓娓道来:“在抗美援朝时期,这座大桥是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的重要通道。”话音刚落,引来一位小朋友好奇地问:“姐姐,志愿军叔叔们是怎么从这座桥上过去的呀?”她微笑着解答:“当时,志愿军战士们不仅通过这座铁路大桥过江,还在附近搭建了水下桥,这样既能躲避敌军飞机的侦察轰炸,又能保障大部队顺利过江。”

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全长589.23米,宽5米,高16米,共20孔,桥体为钢架结构,混凝土桥墩,铁路桥上方建有钢架花梁。这座大桥,承载着无数志愿军战士的热血与信念,是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有力见证者,每一寸钢梁、每一根枕木,都铭记着志愿军们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身影。它也是祖国向朝鲜前线输送给养的“大动脉”,大量的人员、弹药、武器从这里运往前线,为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个春节,通过集安鸭绿江国门景区,抗美援朝精神传递给了每一位游客,激励着人们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张先生激动地告诉记者:“这个春节,来到集安不仅欣赏了沿途美景,更感受到浓浓的爱国情怀,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回去以后我要讲给我的孩子听,让这份精神在我们家代代相传。”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