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运动难度大、要求高、观赏性强,能极大地点燃人的激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一体推进,推动我国冰雪运动持续发展”“把群众冰雪运动热情保持下去”。冰天雪地是大自然给予吉林的珍贵馈赠,不仅潜藏着“金山银山”,更以独特的运动形式、深厚的运动文化彰显着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魅力和吸引力,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和育人作用,是培养青少年道德品质、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必须深入挖掘冰雪运动的育人元素,将其更好融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实践,让更多青少年欣赏冰雪运动、学会冰雪运动、爱上冰雪运动,进一步提高立德树人的质量和水平。
体育代表健康、活力,寄托强国梦、民族梦,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充分发挥冰雪运动的育人功能,让“冷”运动在校园中“热”起来,对于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吉林省积极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的号召,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冰雪资源,持续发挥冰雪育人作用,科学开设冰雪运动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冰雪运动习惯,提升冰雪运动技能,加快构建体现地域特色的冰雪运动教育体系,为培育更多冰雪运动人才贡献“吉林力量”。未来应进一步挖掘冰雪运动的教育价值,强化顶层设计,使之融合多元育人理念,因地制宜引领青少年在冰雪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以实际行动唱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时代强音。
进一步提升对冰雪资源独特教育功能的认知和关注。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充分发挥冰雪运动的育人功能,必须深刻认识冰雪运动在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参与冰雪运动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规则意识与道德素养。作为竞技项目,冰雪运动具有严格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标准,青少年参与其中可以亲身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并学会在规则框架内发挥自身能力,尊重对手和裁判,有助于形成遵守社会规范、尊重法律的良好品质。同时,冰雪运动中团队协作也能对学生的道德品德养成产生积极影响,培养其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有利于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另一方面,参与冰雪运动有助于挫折教育的开展,磨砺青少年意志品质,增强其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促进其全面发展。冰雪运动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和一定的危险性,在参与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学生从中可以获得宝贵的成长机会,更好面对挫折、克服挑战,学会坚持和坚韧,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同时还能提高身体素质、缓解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此外,还能培养青少年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其在冰雪运动中取得更好成绩,同时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充分激发自身才能和潜力。
将冰雪运动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营造浓厚冰雪运动氛围。在青少年中普及和推广冰雪运动,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上好上足冰雪体育课是关键。要立足吉林丰厚的冰雪资源,将冰雪运动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帮助青少年系统学习冰雪运动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冰雪运动历史和文化,培养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和热爱。进一步加强相关师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确保课程质量和效果。建立长效机制,广邀专业运动员、教练进行专业指导,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冰雪运动魅力。积极开展冰雪运动相关主题活动和竞赛,如冰雪运动会、冰雪文化节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激发其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坚持以文化人、以体育人,更好推动冰雪运动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冰雪运动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还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将冰雪运动普及与冰雪文化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运动的同时,领略先民在冰天雪地中奋勇抗争、顽强拼搏的精神,感悟中华民族的智慧、创造力和运动美感。积极组织学生参观冰雪运动方面的历史博物馆、纪念馆,了解冰雪运动的发展历程和背后故事,并通过举办冰雪运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意活动,如冰雪雕塑比赛、冰雪诗词创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冰雪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培养更多青少年冰雪运动人才。青少年冰雪运动人才,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之一,也是壮大群众体育运动、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重要根基。充分发挥冰雪运动的育人功能,在校园中更好普及冰雪运动、培养更多冰雪运动人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理念,结合本地区地域和气候特点,宜冰则冰、宜雪则雪,有侧重地开展适合青少年参与的冰雪运动项目。有机整合体育资源与教育资源,拓展冰雪人才培养场域平台,制定复合型青少年冰雪运动人才培养目标,切实建立起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并综合运用科学有效的运动训练理论、模式、方法,带动引领更多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积极投身竞技赛场,不断扩大人才选拔培养范围。积极开展跨行业合作,与社区冰雪场馆、冰雪俱乐部、中小微企业联合开展冰雪运动教育和培训,推动学生体育协会与社会专业俱乐部或体育社团对接,提升校园体育社团的组织力和专业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