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将牢记殷殷嘱托,在深学细悟上下功夫、在对标对表上见行动、在实干笃行上求实效,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吉林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生动实践。
着力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我们将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在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通过先进适用技术、设备更新、“智改数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一汽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长春市“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坚持“减油增化”,加快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指导钢铁企业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加快发展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开展氢能驱动列车产品研制应用,推进新型卫星迭代升级,扩大碳纤维制品应用规模,加快生物医药、现代中药、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高质量发展,前瞻培育布局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未来产业。大力培育银发经济、低空经济等新经济增长点,发展适老化食药品、中医康养和温泉疗养产业,做好全省低空经济规划统筹,因地制宜培育拓展低空应用场景。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东北全面振兴至关重要。我们将发挥好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瞄准体制机制堵点卡点“改”,围绕区域开放战略定位“放”。培育壮大民营市场主体,加大硬要素支撑,供给更精准的支持政策,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用能、物流等成本;优化尊商、重商、亲商软环境服务,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构建“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服务体系。推进招标投标市场改革,重构规则机制,以“机器管招标”为牵引,优化完善监管机制,建设公正、公平的招标投标市场。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合作高地,实施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加快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平台建设,提升区域合作水平。加强同东北兄弟省份协同联动,促进汽车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共同打造航空航天产业、现代化大农业等集群和寒地冰雪经济新生态,共建松辽新能源产业基地,完善东北地区快速铁路网,形成产业共链、能源同频、交通织网融合发展格局。
统筹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我们将推动形成各地区各有所长、互为支撑的区域经济格局,统筹做好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地区间协调联动发展,编制新一轮《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发展规划》,以长春市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支持吉林市建设全省副中心城市,有序推进各级各类区域示范试点建设,积极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实施“一号产业项目”,支持各地谋划打造具有鲜明特色产业,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大力支持边境地区发展,扎实推进边境地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搞好“十五五”规划调研和谋划。我们将紧紧围绕国家所需和吉林所能,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战略性、操作性、约束性相统一,全力开展好规划编制工作。充分阐明省委、省政府战略意图、体现全省各界真实期盼,广泛组织各方面研究讨论,提出我省“十五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工作重点,形成全省共同的行动纲领。深入谋划重大工程项目,谋划提出具有支撑引领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长远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不断强化规划衔接落实机制,形成由专项规划在“条”上细化、由区域规划在“块”上深化、由国土空间规划在“地”上保障、由市县发展规划在“点”上落实的贯通机制。持续加强规划实施保障,强化财政预算、政府投资、土地供应等支持,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和增量资源供给,形成“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的体系化推进和闭环落实机制,确保既定战略目标如期高质量实现。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来引领。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大力弘扬崇严尚实工作作风,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发展改革干部队伍。全力发挥好经济综合协调部门职能和重要参谋助手作用,创新工作举措,强化交账意识,狠抓落地见效,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经济发展成果,为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发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