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前行风正劲,不负韶华争朝夕。”2024年,吉林银行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为大局服务、向中心聚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企之大,在于心系“国之大者”。吉林银行党委坚持党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和吉林省高质量发展,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林篇章中扛稳责任担当。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达到7310.46亿元,增长12.12%,在124家城商行排名第17位;营业净收入133.44亿元,增长11.25%;净利润23.56亿元,增长12.08%。存贷款市场首位度进一步提高,存款增量占全省比重达26.54%,贷款增量占全省比重达49.46%,累计投放贷款2680亿元,省内贷款净增657亿元,充分发挥了全省金融服务第一主力作用。
推动产业升级。发挥地方法人银行决策链条短、服务效率高等优势,全力支持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冰雪旅游、绿色能源、高新技术等吉林省重点优势产业发展,争当重点产业信贷投放总量和增量排头兵,相关产业贷款余额、增量居全省首位。
扶持民营经济。将扶持成长型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作为全行战略,制定5年5000户的目标,全年认定战略客户1400余户,贷款243亿元。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融资对接活动,普惠小微贷款规模省内第一,助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救助困难企业。深入经营困难企业,一户一策探讨脱困办法,对能盈利的业务和项目增加授信,严格封闭运作,增强企业造血功能,使一批企业免于倒闭、重获生机。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融资对接活动,对接清单内企业1340户,投放贷款66亿元,通过减免、协调贴息等方式,为小微企业节约融资成本2378万元,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服务民生保障。全年新增就业岗位近1500个,其中吸纳应届大学毕业生近800名;通过财富管理增加居民收入29.56亿元,较储蓄存款多19.88亿元;主动对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为房地产企业发放贷款37亿元;利税46.26亿元,公益慈善捐款2900万元。
聚焦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既“塑形”,更“铸魂”。吉林银行党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将其贯穿基层党建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以学铸魂,夯实思想根基。常态化落实各项学习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全年总行党委开展“第一议题”学习30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8次,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
坚持以学增智,提升能力本领。制定印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方案,举办“吉行大讲堂”,开展专题培训6次,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学习180余次,累计学习4万多人次。通过吉林云党校平台,组织全行党员深入学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实现党员全覆盖。弘扬和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制作微视频38个。依托吉银e+内网资讯平台开设学习专栏,发布学习内容16期,持续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坚持以学正风,淬炼过硬作风。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全行各级党组织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学查改贯通,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学习237场、专题解读77次,党组织书记讲纪律党课187场。充分用好调查研究这一党的传家宝,按照省委“了解真情况、找准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要求,组织开展“三真”调研千余场次,形成调研报告200余篇。
坚持以学促干,深化改革变革。打好风险化降、经营转型、管理再造、内控合规“四大战役”,班子成员带头成立13个项目小组,推动重点业务攻坚克难,走出了一条主要靠自救起死回生、经营管理脱胎换骨的路子。变革零售管理体系,储蓄存款规模、增量保持同业第一。启动公司变革,开展服务、狼性、管理“三差”治理,做服务最好的公司银行。深化人力资源改革,完善“六能机制”。开展“内控合规年”专项行动,夯实“三道防线”,重塑合规文化。
聚焦“拿效果说话、以实绩交卷”,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吉林银行党委坚持聚焦基层、精准发力,强化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突出业绩导向,系统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效。
注重顶层设计。印发党建工作要点,细化5方面25项具体措施。在分行成立党群工作部,实现分行党建工作资源整合、归口管理。制定党员发展计划,坚持政治标准,全年在业务一线、青年职工、高知群体中吸纳党员67名。完善党建考核评价体系,修订考核办法,大幅提升党建工作在经营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常态化发挥考核“指挥棒”“红绿灯”作用。
注重分级培训。举办2024年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示范培训班,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组织开展基层团委(支部)书记、团干事、青年骨干专题培训,提升共青团工作专业化能力和履职水平。实施管培生“扶摇计划”,帮助完成从“校园人”到“吉行人”的转变。
注重干部激励。树立“以业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实行经营机构干部“红黄牌”管理机制,全年公开选聘总分行党委管理干部226人,赋黄牌330人,进入人力资源池37人,绩效薪酬分配向一线、前台、奋斗者倾斜,干部员工成就感、获得感有效提升。坚持常态化员工关心关爱,及时对员工“婚、丧、病、育”等进行走访慰问,全年慰问员工1022人,发放慰问金85.8万元。
注重固本强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全行172个基层党支部与180个社区对接,组织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反诈知识竞答、志愿服务活动等340余场次,兑现群众“微心愿”3539个。扎实开展“快乐团队”宣传展示活动,切实营造“累并快乐”的干事创业氛围。
聚焦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推动党建工作与经营发展互融互促
“党建强则业务精,业务强则党建实。”吉林银行党委把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摆在首位,坚守“五要五不”的实践要求,高位统筹、久久为功,大力弘扬“奋斗、服务、创新、合规、稳健”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持续深耕“五融合、三体现”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经营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
聚焦典型示范。召开党建融合推进会,组织基层党组织交流党建融合实践经验,推动党建与经营融合迈上新台阶。开展“优秀党支部示范点”创建活动,集中打造长春凯旋支行、吉林滨江支行等16家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支部党建样板。
聚焦载体创新。在全行范围内开展“共联共建共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广泛与210个机关事业单位、“专精特新”企业等联建共建,通过经验互鉴、优势互补、联系互助、党员互动,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力、基层组织力、发展推动力。
聚焦平台搭建。建成吉林省首家金融企业数字党建馆,解锁行内党员教育培训新方式,全方位展示经营与党建深度融合的发展经验,推动党员学习提质增效,累计接待省内企事业单位参观1000余人次,为国有企业、金融同业开展党建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聚焦基层减负。扎实开展总行机关管理转型,制定《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措施》,全力打造以“尊重、效率、赋能、协同”为价值观的服务型总行,让广大员工把更多心思和精力放在抓落实、促发展上。
聚焦省委作风建设工作要求,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金融铁军
“纪严则清正,清正则心齐。”吉林银行党委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坚持干字当头,大力培育“雄狮型”干部,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为吉林银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部署推动。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驻吉林银行纪检监察组与吉林银行党委专题会商会议、领导班子成员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情况汇报会议、警示教育会议等全面从严治党相关会议13次。
强化责任落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印发工作要点,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制定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清单,建立“一单一书”工作机制,督促履行“一岗双责”。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对7家党组织开展第三轮巡察,压实基层党委书记管党治党责任。
强化警示教育。组织领导干部200多人参观廉政教育展览,向领导干部家属发放廉洁家书,开展学习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专题培训,在吉银e+内网资讯平台开设“清廉吉行”专栏,动态更新57期,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意识。结合吉林银行违规违纪案例,组织拍摄警示教育专题片《警鉴》,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业内事教育业内人。
强化权力监督。持续推动监督体系建设,聚焦重点领域,规范权力运行,召开领导小组会议3次,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对分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施方案》,明确20项重点监督内容和17项监督举措,深入开展营销费用专项整治,强化对各监督主体的考核评价,夯实监督主体责任,形成贯通协调的监督合力。
梦虽远,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吉林银行党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带领全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充分发挥全省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以实干担当为奋力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