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前进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教育乃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于吉林而言,教育是实现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基石与先导。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期盼的必由之路,是为吉林培养后备人才筑牢根基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见真章、求实效,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差距,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
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吉林很多高校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与科研实力,有的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有一定影响力。进一步推动高校学科建设与创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能为吉林的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智力支撑。高校可针对吉林的优势产业如汽车制造、农业现代化等开展前沿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助力吉林企业提升竞争力,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职业教育是为吉林全面振兴精准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随着吉林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新兴产业的崛起,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改革尤为迫切。依据市场需求,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让学生毕业即就业,快速融入吉林的产业大军。如职业院校开设冰雪运动训练、冰雪运动管理等专业,服务吉林冰雪产业发展,为“白雪换白银”提供专业人才保障,推动吉林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在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是核心要素。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与职业发展规划,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投身吉林教育事业。优秀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引导。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与公平性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同步享受名师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等。同时,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保障教育资金投入的持续增长与合理分配,推动教育评价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