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手从粮堆上捧起一把稻米,梁红峰高兴得合不拢嘴。“这些都是新米,又是一个丰收年!”他笑着说。
梁红峰是省人大代表、扶余市肖家乡上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从事粮食生产20多年,为助力地方绿色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12月,梁红峰抓住农业产业化发展机遇,在扶余市肖家乡西大十五村成立了上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耕种、统购统销的模式不仅让村民节约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价格,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从此,村民们对梁红峰更加信赖。
梁红峰一直积极推广种植绿色有机农产品,并多次为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推广绿色生态环保经营模式。面对大面积种植绿色水稻时常见的“人工除草难”问题,他尝试发展“稻鸭共生”种养新模式。2020年,梁红峰引进江苏“高邮鸭”,在扶余地区推广“稻鸭共生”种养模式,通过在稻田养鸭,实现除虫除草,从而减少化学除草剂和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生产的大米达到国家绿色有机标准,价格也随之提升。同时,通过稻田鸭回收,农户还可以增加一笔经济收入。目前,合作社生产的绿色有机“鸭稻米”和稻田鸭鸭蛋等产品已远销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因示范效果突出,上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松原市绿色有机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梁红峰也被授予吉林省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生产者、吉林省“农工巧匠”等称号。
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是梁红峰一直在做的事情。当选省十四届人大代表以来,梁红峰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研,认真收集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并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切实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梁红峰又将履职目光聚焦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今年全省两会期间,他向大会提交了相关建议。“只有交通‘大动脉’打通了,农民手中的产品才能毫无阻碍地卖出去。”梁红峰说。为了将建议提得更加精准,梁红峰做了充分准备。他利用半年时间走访合作社周边的村屯,发现一些地方的农产品还存在由于交通不畅影响向外运输的情况,“尤其是稻田附近的道路,有一些还是土路,遇到阴雨天,十分泥泞,收割和运输都存在困难。”
为此,梁红峰建议,加大对农田附近道路的养护力度,确保农产品能够及时运出。同时,梁红峰十分关注农村用电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投入使用,农户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建议对农民用电实行优惠政策,通过让利于民,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