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5版:经济

沙土地里刨出“金疙瘩”

本报记者 万双

10余年间,她持续探索,依托家乡独特的土壤环境种植红薯,带领乡亲们走上增收致富路。她,就是从城市回归乡野的创业者——田睿。

田睿的老家在洮南市黑水镇。2004年,从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后,她在松原市开启创业之旅,起初替外地客户代收马铃薯。家乡产出的马铃薯品质上乘,洁白干净,销量极佳,这让田睿萌生了回家乡种植马铃薯的想法。然而,连续种植几年后,马铃薯产量却不尽如人意。

2016年,朋友送来的一些红薯苗,为她打开了新的思路。经过深思熟虑,田睿决定改种适合家乡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红薯。但种植业门道繁多,为了掌握种植技术,田睿踏上了新的求学征程。她向省农科院寻求帮助,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启了漫长的学习实践之旅。从辽宁到河南、河北,再到山东,她边学边实践,先后试种了400多个品种,最终筛选出11个适合家乡种植的红薯品种。

随着产量不断提高,新的难题接踵而至——储存空间不足。地头直接售卖收益微薄,仓储反季销售则能让收益翻倍。2021年,田睿决心建造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储存窖,预计收储红薯超300万斤。然而,30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让她犯了难。拿出所有积蓄并向亲戚朋友借贷后,仍差100多万元。关键时刻,洮南市农业部门为她申请了100万元专项补贴。这雪中送炭之举,让田睿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如今,田睿的专业合作社已带动周边近100户农户,平均每户增收近10万元,带领乡亲们走上了增收致富道路。不仅如此,她还投资建设了一条红薯干生产线,积极开发新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告诉所有年轻人,回到家乡这片土地同样能有所作为,沙土地里也能刨出‘金疙瘩’。”田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