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理论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

戴 钰

教育、科技、人才是驱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强大引擎。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文章指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当前,吉林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新能力提升、人才支撑等多重挑战。要不断深入探索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激活吉林内生发展动力,重塑区域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教育是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吉林拥有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一批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等学府,以及众多职业院校与科研机构,教育资源丰富。必须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进一步优化创新教育体系,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一方面,紧密结合吉林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建设。如立足吉林农业大省的发展需求,相关院校应加大在智慧农业、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等领域的学科建设力度,深化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既懂农业专业知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为吉林农业向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供人才保障与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全面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吉林制造业、化工产业等传统产业基础雄厚,但面临着技术工人短缺、技能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相关职业院校应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强化与企业合作,健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量身打造技术工人培训课程,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技能人才保障。此外,应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通过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等举措,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偏远地区学生也能享受到高质量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吉林全面振兴贡献教育力量。

科技是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吉林应立足现实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布局和建设未来产业,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一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充分认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形式,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企业研发项目进行资助与奖励,激发各类科技企业活力,同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打造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加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成果转化对接,不断释放协同创新的耦合效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交易机制,提高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让科技成果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吉林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三是培育发展新兴科技产业。吉林应结合自身优势与国家战略需求,重点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新兴科技产业。如在通化等具有良好生物医药基础和资源优势的地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吸引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加强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协同创新,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人才是吉林实现全面振兴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面向未来,必须持续打造优良的人才生态环境,更好地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要积极借鉴发达地区经验,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制度,深入实施“长白英才计划”,打造具有影响力品牌力的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强化服务,通过提供安家费、科研启动资金、人才公寓等政策措施,努力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来吉创新创业。建立人才荣誉制度,对为吉林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加大对各类科研人员和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与荣誉感。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基础上,加大企业人才培养与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力度,鼓励企业与相关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训项目,为企业员工提供在职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等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服务,打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壁垒,厚植高技能人才成长土壤,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与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样化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提升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加强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推动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良好的创业平台。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