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青海省杂多县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保卫战。一名年轻患者因剧烈腹痛于9时10分紧急就诊,吉大一院援青专家团队以“分秒必争”的专业素养和“精准施治”的过硬技术,在4小时内完成从诊断到手术的全流程抢救,成功挽救患者生命,彰显了援青医疗团队的专业实力。
患者抵达医院后,9时37分腹部CT检查结果一出,吉大一院影像科援青专家陈新立即敏锐捕捉到关键CT征象,结合临床症状,迅速判定为腹内疝所致肠梗阻,这是杂多县首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患者。该急腹症如不及时处理,随时可能因肠坏死引发感染性休克。
“病情危重,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陈新的紧急通报打破了高原清晨的宁静。9时50分,援青医疗队队长、杂多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明曦迅速集结多学科骨干,启动MDT(多学科诊疗)机制。普外科专家陈岩凭借丰富经验指出:“患者已有肠缺血表现,必须争分夺秒手术,晚两小时恐大面积肠坏死!”团队当场制定方案:10时收治住院、12时完成术前准备、13时手术开始——每个节点精确如钟表齿轮,为抢救按下“加速键”。
术中,陈岩团队发现患者已有约30厘米小肠坏死,系膜血管呈“漩涡状”扭转,印证了术前判断的准确性。在高原缺氧环境下,团队以精湛技术完成肠粘连松解、坏死肠段切除吻合术,15时手术顺利结束。术后病理显示,若再延误,坏死范围将扩大至全小肠,后果不堪设想。
刘明曦介绍,此次抢救创下多个“首次”——
杂多县首次确诊腹内疝病例,精准的影像诊断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石;
援青团队首次在县域医院开展急诊MDT,展现高效协调的团队综合能力;
高原基层医院首次完成复杂肠坏死手术,团队凭借临床经验与技术为生命守护……
“从接诊到手术,全程不到4小时,这在基层医院堪称‘医疗加速度’。”杂多县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吉大一院援青团队用行动证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仅是技术帮扶,更是“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
据悉,吉大一院援青团队自入驻杂多县以来,已开展急腹症影像表现培训、腹腔镜手术、新生儿急救等多项新技术,填补当地多项医疗空白。此次抢救中,团队成员用他们的专业与担当,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雪域高原,架起了一座“生命桥梁”。
正如刘明曦所说:“每一次紧急抢救,都是援青医者的‘必答题’。我们不仅要带来技术,更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让高原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医疗服务。”
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即将转入康复治疗。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既是吉大一院援青团队专业水平的“试金石”,更是新时代医疗援青精神的生动注脚——以心为灯,以爱为光,他们正在青藏高原续写更多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