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代黎黎)近年来,敦化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创新文旅融合模式、强化宣传教育力度,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效应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品牌工程,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近日,胜利街道文苑社区党委组织包联单位代表、辖区各族党员群众50余人,走进敦化市历史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在馆内,各族党员群众全身心探寻敦化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爱党爱国的热情和责任感被进一步点燃。
敦化市历史博物馆是一座以各民族“三交”为主题,集记录、展示敦化地区自然环境、社会人文历史变迁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博物馆。馆内不同展区通过场景还原、媒体播放、物图文叙述和体验互动等多元形式,展现了延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画面。从夏商周时期至民国时期,翔实的实物展示、逼真的场景模拟,如实记录着敦化各民族交往融合的历史脉络。
为加强阵地建设,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空间,敦化市除历史博物馆外,还确定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寒葱岭枫叶红色旅游观光区、中成村为旅游促“三交”基地。通过精心打磨基地讲解词、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标识标牌等举措,在景区新产品开发、讲解体验中融入新元素,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在拓展旅游空间促进民族交流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敦化市在节庆活动打造方面同样独具匠心。1月8日,2025年“吉祥敦化 年货大集”在敦化市大剧院门前广场热闹开市。上百个摊位琳琅满目,近千种优质农产品与特色小吃令人目不暇接,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消费体验。敦化市将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切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凝聚力。
文艺创作是敦化市文旅融合的一张亮丽名片。敦化市文化馆立足本土文化资源,以艺术创作为纽带,持续推出多部弘扬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精品力作。
舞蹈《满韵》《捣米舞》《喜悦》等,以各民族劳动或生活场景为创作原型,用舞蹈语言生动展现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华手拉手》《母亲是中华》《多彩中华》等舞蹈,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题,串联融合多民族舞蹈,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画卷;歌曲《吉祥敦化》《敦化就是我家乡》等,描绘了敦化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人文历史,激发群众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归属感;大型音画秀《吉祥敦化》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引领观众穿越千年,感受城市的发展蝶变。
在文艺创作展现民族文化魅力的同时,敦化市充分依托“红色文化+生态资源+民族风情”的独特优势,精心设计推出多条文旅融合主题线路。红色研学旅游线路串联多个红色教育基地,让游客在缅怀历史中感受民族大义;冰雪民俗旅游线路融入地域文化及民俗文化,让游客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乡村研学旅游线路打造民族特色村镇,让游客感受非遗的魅力;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可参观历史文物,体验传统民俗,让游客体验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
为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同心圆”,敦化市还在宣传教育方面下足了功夫。深化“书香繁敦”建设,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国学讲座、阅读推广活动精彩纷呈,送图书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拉近图书与群众的距离,读书分享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各族群众的阅读热情。将书香融入大众生活,紧密连接起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