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职工遭遇困境时,这张网托住希望;当权益面临挑战时,它化作盾牌;当创新需要助力时,又成为腾飞的跳板——在东北黑土地的脉动中,吉林省总工会正以“工匠之手”编织着一张温暖而坚实的保障网络。
自全力建设全方位职工帮扶维权激励保障体系以来,全省各级工会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书写出一篇篇职工权益守护的动人篇章。2024年,参与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延迟退休政策制定、推进工会“暖边固防温暖行动”……吉林省总工会在这些工作中取得历史性突破。这正是吉林省总工会交出的暖心答卷,见证着工会力量如何成为职工最可靠的“娘家人”。
近年来,省总工会从源头参与、精准帮扶、多元保障三个维度发力以扎实有效的举措,为职工群众撑起“权益保护伞”,筑牢“幸福守护墙”。
源头参与
政策“源头”的职工权益“守护者”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直接关系着低收入群体的“钱袋子”。吉林省总工会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在2023年末,便开展了全省职工最低工资标准问卷调查,深入了解职工实际需求和市场情况,形成了专业的工会最低工资评估报告。这份报告成为工会在后续工作中的重要依据。
“我们不仅收集职工的工资数据,还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成本、工作强度等情况。”参与调研的工会干部介绍,“最终形成的报告,用翔实的数据反映职工真实诉求。”
在全省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征询意见阶段,工会代表凭借扎实的数据和深入的调研,有理有据地提出修改意见。经过与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协调,最终实现二档和三档分别在原方案基础上增加20元,定为1920元和1780元。这看似微小的数字变动,背后却是工会为保障低收入职工劳动报酬权益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实实在在地提高了众多职工的收入,让他们感受到了工会组织的关怀。
在政策制定的“前沿阵地”,省总工会积极作为。在人社部门组织的人力资源改革座谈中,精心挑选涵盖制造业、服务业、新兴产业等不同领域的职工代表参会。“以前政策制定感觉离我们很远,现在能直接表达想法,特别有参与感!”参会的年轻职工小王说。此外,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法》制定、工伤保险、劳动鉴定等涉及职工利益事项上,工会主动与政府部门对接,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多项政策优化完善。
比如在工伤保险政策调整讨论中,工会通过实地走访工伤职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收集到大量一线反馈。发现部分工伤认定流程繁琐、赔偿周期长等问题后,工会整理形成专题报告提交相关部门。经过多方努力,最终推动简化了工伤认定程序,缩短了赔偿发放时间,切实保障了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精准帮扶
托起困难职工“稳稳的幸福”
在困难职工帮扶上,吉林省总工会构建起精细化帮扶体系。规范执行《吉林省工会关于加强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等5个政策文件,建立五个梯度困难帮扶机制,对全省2400余户建档困难职工实施动态管理。“我们通过定期走访、大数据分析,精准掌握困难职工需求,确保帮扶措施有的放矢。”省总工会帮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长春的困难职工刘阿姨因患重病,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工会在了解情况后,不仅为她申请了医疗救助金,还定期组织志愿者上门提供护理帮助。“工会就像家人一样,时刻关心着我们。”刘阿姨感动地说。
中央财政职工困难帮扶项目的创新开展,成为帮扶工作的“新引擎”。2024年,省总工会制定《2024年中央财政职工困难帮扶资金项目申报规划》,指导全省工会规范开展项目申报工作。最终,38个项目获批,资金达4541万元。这些项目涵盖生活救助、医疗帮扶等领域,为困难职工送去“及时雨”。
“金秋助学”和“吉工·励志”奖学金评选活动是吉林省总工会助力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成长的重要举措。“金秋助学”活动中,全省共筹集资金474.369万元,发放助学款456.357万元,共资助困难职工子女854人,困难农民工子女55人,帮助322个困难职工家庭子女顺利升学。同时,开展助学相关的职工困难帮扶项目108个,并为在读困难职工子女联系13家单位,提供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机会。在“吉工·励志”奖学金评选活动中,各市州共上报学生338人,经各高校评选推荐和省总工会最终审核,283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获评奖学金。这些活动不仅减轻了困难职工家庭的经济负担,更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点亮了希望之光。
在推动职工薪酬激励方面,“能级工资”集体协商专项工作成效显著。2024年省总工会以百人以上企业为重点,召开推进会议,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全省1809家企业签订“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31个行业、403个区域完成集体合同签订。“现在技能高、贡献大就能多拿工资,大家学习新技术的热情高涨!”某机械企业技术骨干老陈说。
多元保障
四季温暖“不打烊”
就业创业是职工的“安身之本”。吉林省总工会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吉工贴息贷”,为创业者注入“金融活水”。长春创业者李先生申请到50万元贴息贷款,用于企业技术研发,“工会的支持让我们渡过难关,现在企业发展越来越好,还带动了20多人就业。”2024年,全省发放贷款8.0513亿元,贴息2809.42万元,惠及599户企业、1243名职工。
“乐业吉林”平台成为求职者的“线上求职驿站”。每周三的直播带岗活动,吸引众多求职者围观。“在直播间和企业HR直接交流,方便又高效,我很快就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求职者小吴说。平台去年累计直播32期,吸引261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945个,1万余人通过平台实现就业。此外,省总工会还联合多部门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5000余个岗位。
四季送温暖活动,让关怀始终在线。去年“两节”期间,全省工会筹集慰问款物4226.9万元,走访企业1373家,慰问职工15万余人次,为职工提供各类服务25333人次。春节期间,工会干部坚守岗位,为坚守一线的职工送去温暖。
“夏送清凉”活动为高温下的劳动者送去清凉。2024年6月至9月,全省慰问职工198763人,走访企业1048家,慰问物资价值1439.86万元。在建筑工地、物流园区,工会送来的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让职工感受到丝丝凉意。
面对突发水灾,工会迅速响应。去年7月末,紧急拨付临江市总工会100万元救灾专项资金,拨付白山市总工会、通化市总工会各50万元帮扶慰问资金,及时帮助受灾职工渡过难关。
在边境地区,“工会暖边固防行动”温暖着戍边民警的心。去年9月末,省总工会与吉林边检总站召开推进会,总结成果,规划未来。通过帮扶慰问、举办夏令营、配备细胞热能仪、建立工会驿站等举措,为戍边民警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守边。
从政策源头到生活点滴,从困难帮扶到发展激励,吉林省总工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织就一张覆盖广泛、精准高效的职工保障网。未来,省总工会将继续完善体系,创新服务,让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