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理论

善用红色文化资源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苏 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吉林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强调要“着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吉林省拥有的丰富红色资源不仅镌刻着吉林各民族并肩御侮的斗争记忆,更蕴含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密码。我们要以历史主动精神扛起红色基因传承使命,用好红色资源,更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中走出一条具有吉林辨识度的实践范式,充分释放红色资源凝聚力,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从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滋养,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实践的“吉林范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用好区域红色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秉持“两个结合”原则,深入研究吉林红色资源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通过对其所承载的历史内涵进行深度剖析,产出立足中国历史、解读地方实践、回答民族融合发展问题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为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贡献力量。积极挖掘东北抗联在吉林大地浴血奋战的历史脉络,从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实证分析其在民族凝聚力锻造、文化融合催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及推动其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更大助力。

用红色资源强化情感联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情感坐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吉林省丰厚的红色资源见证了各族儿女在白山松水间从“共生抗战”到“共筑家园”的凝聚历程。要面向吉林各族群众,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宣传教育,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科学提炼吉林红色资源所蕴藏的精神价值,广泛宣传杨靖宇等英烈抗击敌寇的英勇事迹,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红色记忆转化为各族群众可触摸、可共情的情感媒介,使各族群众在聆听祖辈口述史、触摸抗联文物、重走英雄路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脉络,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团结力量,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挥红色资源的实践教育作用,搭建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动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要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将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红色资源搭建各民族交流平台,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深入开发红色旅游项目,鼓励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借助红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各地区经济增长,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以红色资源所体现的团结奋斗精神为指引,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

以红色资源为叙事载体,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传播矩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要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宣传和传播方式,打造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集红色文化、民族精神于一体的叙事IP,构建时序化、场景化、参与感强的传播矩阵,使吉林红色资源的“具象符号”成为各民族情感共鸣点,以此更好地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阐释好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明晰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向心力的伟大民族,彰显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积极推动中外学术界、民间团体交流互动,以吉林红色资源为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丰富内涵,助力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与理解。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