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理论

聚焦“农头工尾”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石宇飞

“农头工尾”强调的是农业与工业的深度融合,以此更好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落实好这一产业发展理念和模式对于构建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积极发展生态养殖,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依托吉林丰富的农业资源,锚定“农头工尾”方向,着力在补链条、强创新、提品质、树品牌上下功夫,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整合资源,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持续推进资源整合是夯实“农头工尾”产业根基的关键举措。在“农头”环节,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以独资、合资等形式参与农业项目,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等合作模式,推动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降低成本;引导金融机构设立专项基金,联合科研院校共建示范基地,加速技术研发推广;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通过秸秆发电、粪便制肥,降低成本,提升“绿色竞争力”。在“工尾”环节,要注重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整合加工企业,发挥集聚效应,共建共享基础设施,降低运营成本;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探索加工环节的循环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要着力搭建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渠道,打造电商平台,创立独特的区域公用品牌,统一质量标准,持续开展品牌宣传,不断筑牢产业链发展基础。

深化改革,激活产业发展动能。改革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源泉。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下大力气做好“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农业提质增效、职工群众持续增收。不断完善农业产业扶持政策体系,营造宽松政策环境,通过设立产业风险基金,增强产业稳定性。引导各地打破行政壁垒,构建区域农业产业协同机制,打造农业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为“农头工尾”整个产业链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借助平台推动区域间信息对接和资源共享,助力共建园区、共享渠道等协同项目落地。强化利益联结,鼓励广大农户、合作社和企业通过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方式,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更好地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各方收益共享,提升产业内生动力。鼓励跨区域主体参与利益联结,促进资源互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格局。

数字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践行“农头工尾”理念开辟全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推动力。在“农头”环节,要积极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打造精准农业,依托大数据实现种植、养殖的精准化与智能化。大力整合全产业链数据,打造产业大脑,为生产规划提供依据,实现智能化调控。在“工尾”环节,努力搭建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实时采集分析数据,监控生产流程,优化工艺,提升生产加工质效。着力构建数字化营销平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市场与消费者偏好,精准拓展渠道、开展营销,并利用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以此赢得消费者信任,提升其消费体验,持续提升“农头工尾”发展效应。

育才引智,筑牢产业发展人才根基。事业发展,关键在人。人才是推动“农头工尾”理念落地的核心要素。要以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吸引外出人才返乡创业,投身现代化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事业。要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乡村生活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营造优质创业氛围,增强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通过设立人才专项奖励基金等方式,强化对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的奖励激励,开展“农业产业人才之星”等评选活动,提升人才荣誉感和归属感。努力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人才服务平台,通过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市场信息咨询服务等,促进人才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人才扎根乡村、发展“农头工尾”产业提供良好环境。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