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31是中国北部边境的重要交通干线,被誉为“最美边境公路”。在吉林省境内,G331途经集安、临江,沿着鸭绿江逆流而上,经过长白县向北转西,穿越“五十岗”,就进入了头道松花江流域。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长白山腹地的漫江小镇,在这里自然与人文相融、历史与现实交织,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神奇而美丽的故事。
从文明初现的旧石器时代,到清代的额赫讷殷部落;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漫江犹如穿越时空的隧道,见证了G331吉林段的前世今生。
(一)
2001年初秋,我由抚松县仙人桥镇中学调到漫江,任漫江镇中心小学校长。从仙人桥经过国道201至松江河便踏上了G331,一路奔向漫江小镇。
漫江镇坐落在漫江河谷,由此得名。漫江自东向西流经镇政府所在地的漫江村。这里江水平稳缓慢,故称为慢江,因为和水有关联,“慢”后来演变成“漫”字,文献记载“漫江”为满语,意为大棕熊。这里成为头道松花江源头第一镇漫江镇。
初到漫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原生态,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初到漫江镇小学的第二年夏天,同事约我在漫江边吃鱼,用罐头玻璃瓶口朝下放在清澈见底的江里,不一会儿就会逮到很多鱼,顺便用江水直接炖上鱼汤,那味道鲜美极了!据当地人讲,在没有自来水之前,很多人家吃的水是直接从漫江挑回家饮用的。
根据《长白山江岗志略》记述,100多年前的清末,科考长白山第一人的候补知县刘建封勘察长白山时,在漫江居住了三日,描绘了当时漫江一带的桃源般美景:“时值天晴,江水有声,云山入画,樵夫牧童,往来不绝。耕者荷笠于田间,女子浣衣于江上。村内鸡鸣犬吠,相杂于读书声、鸡鸣声中。周围数百里外,毫无人烟。忽于深山大泽,独开生面,另有天地,俨然龙岗后一小桃源也。”也由此留下了“走过大荒三百里,此处居然有桃源”的诗句。
(二)
漫江镇有着厚重的历史,沿着G331走进漫江每一处角落,你都可以近距离与古人“对话”,领略长白山区上下五万年人文历史的脉络。
枫林村位于漫江镇西南大约12公里处,2001—2004年我在漫江工作期间,每年都要来村里的小学调研检查,这也使我有了与五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漫江人”跨越时空的情缘交集。
因为我大学学习历史专业的缘故,对“枫林遗址”很感兴趣。2024年秋天,我约了两个朋友从抚松出发,经过G331直奔离漫江镇10公里之遥的“枫林遗址”,踏访当年发现“石制手斧”的地方。
遗址位于漫江镇前进村与枫林村之间路边山坡黄土崖头。这里的山岗大致成南北走向,地势坡缓、视野开阔,站在这里向东北方向远眺,可清晰地看到长白山的壮美轮廓,这里距主峰直线距离40多公里。据张福有所著的《寻访额赫讷殷》一书介绍:“2014年10月20日,我要去枫林村踏查,我们的车到了前进村与枫林村之间的高岗处停了下来。我一下车,无意间向路右边的断崖瞟了一眼,惊喜地看到了一个石器!我几步蹿上去捡起来,细看,确实是个斧头状的石器,打制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没残缺,略有使用痕迹。”经专家鉴定,这是一件五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石制手斧。
手斧制作工艺精湛,器形优美,是非常标准的手斧,可与西方典型的“阿舍利手斧”媲美。它彻底否定了西方考古界奉为圭臬的“莫维斯线”假说,具有重大学术价值。此外,专家们后续还在手斧出土地点附近采集到旧石器石核、黑曜石刀片等十余件标本。有力地证明了五万多年前的长白山地区就有人类居住,而且文明程度非常先进。由此解开了漫江这一地方神秘的面纱,改写了长白山,乃至东北亚的历史。
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路,长白山作为满族的发祥地,一直以来备受清朝统治者的重视。在开发保护、踏查朝拜长白山的300多年的岁月里,从水路到陆路,一条隐形的G331长白山之路不断延长、拓展、变化着,它承载着长白山人的梦,联通八荒,走向了21世纪的崭新时代。
漫江是明清时期长白山三大部落之额赫讷殷部的主要居住地,这里曾经发现了近代的“漫江营”。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康熙十六年(1677)四月,内大臣武默纳等奉康熙上谕踏查长白山。当时,由17条船组成的200多人团队溯松花江而上,在两江(现在的漫江、锦江)交汇处登岸,在附近的漫江镇的孤顶子建造了早期的木刻楞房屋居住,后来形成了木屋村落。返京后,武默纳题写《武默纳题奏》,记述至讷殷地踏查长白山之经过。至今,在漫江与锦江汇合处的两江口依稀能看到当年建造的“码头”遗迹。锦江木屋村、讷殷古城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成为G331边境公路网红打卡地,每年都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游玩。
一条路谱写了富民兴边的辉煌诗篇,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历史。
临江、长白、抚松曾是东北抗日联军活动的主要区域,抗日战争期间,连接长白县与抚松县的唯一交通线基本隐藏在深山密林和河谷地带,靠的是马拉人背,为赢得民族解放、夺取抗战的胜利,在人员转移、物资供给、情报传递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条边境原始的交通线便是今天G331的前身。
2023年,我与长白山绛珠草文学社的文友们驱车来到了“老黑河抗联遗址”参观。这处抗战遗址群位于G331旁的漫江镇东南方向,直线距离13.2公里,遗址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抗联二军1935—1938年的重要活动区。水井、英雄树、浮雕、防御工事……一处处岁月斑驳的遗迹,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前来探访的人。新开发的老黑河抗联遗址,现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G331边境公路又一新的打卡地。
(三)
G331也是一条集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黄金走廊”。
“名山钟灵秀,二水发真源”,康熙《望祀长白山》中的诗句,用来形容漫江、抚松乃至长白山的原生态环境再贴切不过了。
始建于2014年,2016年投入使用的长白山鲁能胜地,现易名为长白山华美胜地,位于抚松县漫江镇的原枫林村和前进村,东倚长白山,地处三江交汇处,是一处集休闲娱乐、滑雪研学、生态保护、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国际级生态旅游度假示范区,是G331吉林段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长白山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粉雪结晶程度、蓬松度、软硬度适合滑雪运动,G331漫江段也是长白山区滑雪场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从初级的练习雪场到可以承办世界级比赛的专业雪场应有尽有。冰雪旅游已经成为长白山旅游的一个重要支点和热点。
三江源、漫江红柳、天目温泉、锦江大峡谷、万达国际旅游度假区……沿着G331一路走来,裹挟着青草芳香,鸢尾花的姹紫、杜鹃花的娇媚、冰凌花的傲骨,桃源美景待君赏,一路繁花一路收!一条路用千万种姿态的盛放,将每一个季节酿成了一首首芬芳的诗篇、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2025年9月,沈白高铁将开通,必将为东北东部,特别是长白山的客流、物流、旅游打通更加快捷的大通道,长白山地区也将进入高铁时代。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之一,G331吉林段改扩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正加速推进中。该项目建设里程761公里,总投资93.6亿元,计划2025年底完成。从抚松县的漫江镇锦江村起步,到长白山管委会的二道白河镇,全长83.19公里的G331环长白山线改扩建工程已于2025年3月全面开工。这条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建成后,将与沈白高铁并驾齐驱,成为吉林省东部沿边开放、兴边富民的旅游大道,将有效带动沿线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
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G331,一条红色之路,一条生态之路,一条富民兴边之路,一条希望之路……吉林旅游品牌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如滔滔松花江水,冲破千难万险,奔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