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市州·松原

松原:打好春耕生产主动仗

本报记者 王欣欣

春耕工作有序推进,农业生产势头强劲。图为宁江区大洼镇房身村抢抓有利气象条件,积极开展春耕播种工作。

前郭灌区全力做好春耕生产各项工作。

5月初的清晨,东北黑土地还笼罩在薄雾中,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乌兰图嘎镇大房身村的王春福已驾驶着大型播种机驶入田间。“这几天是玉米播种的‘黄金期’,早一天下种,秋收就能多打一些粮。”王春福望着黑黝黝的土地,眼里映着对秋收的憧憬。

万物生发季,正是希望的种子播下时。松原市以科技赋能、绿色转型、品牌升级为主线,在广袤耕地上谱写着一首现代农业的新篇章。今年,松原市粮食播种任务锁定1618.4万亩,大豆播种79.1万亩。“从资金到物资,从农机到水利,我们早部署、早落实,确保了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松原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

在松原市乾安县,农机手韩立光几年前将土地流转给大遐畜牧场,听说要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这个种地“老把式”犯起了嘀咕。水肥一体化如何助力增产?关键在于精准把握时机、高效作业、细致管理及促进良好吸收。据大遐畜牧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启雷介绍,采用滴灌技术能确保水肥均匀、精准送达玉米根系区域,维持土壤最佳状态。在玉米生长期内,仅需在出苗时浇水一次,再辅以三次水肥供应,就实现了精耕细作。乾安县位于吉林西部,长期面临缺水困境,但借助水肥一体化技术,每亩地可节水26吨,水分和化肥利用率分别提升43.1%和30.2%,成效显著。

土地年年种,科技创新路不停。今年,松原市还计划在前郭县深井子牧场划拨70公顷国有土地,用于建设市农科院的试验基地。这一举措将为承接重大科研课题和项目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深入应用。为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松原市还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引进更多先进的农业科技设备和技术,让农民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感受科技带来的美好与幸福。

科技助农让农业生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绿色农业的发展,则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在吉林乾安经济开发区的吉源众乐(吉林)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苗春江向我们介绍了在建项目的情况。“我们将打造一个从种植到养殖、饲料加工、粪肥还田、屠宰再到冷链储运的完整闭环农业模式,这一模式不仅能实现农业废弃物的零排放,还能提高农民收入,开启绿色农业的‘生态红利’时代。”苗春江说。该项目计划于6月30日前竣工,7月末开始量产。目前,项目已投入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

多年来,松原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除种养循环模式外,还在水稻种植基地推广稻渔共生系统,减少化肥使用;将粮食加工副产物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这种“种养循环、低碳高效”的发展路径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提升了农产品品质,为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空间,既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是对农业未来的负责。

怎么种目标措施明确,种什么也要做到心里有数。近日,松原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了《松原大米品牌建设工作方案》。该方案以小切口破题、大纵深发力,充分挖掘松原大米品种、品质、品牌潜力,实施粮食品牌引领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旨在通过品牌建设提升松原大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推动整个大米产业发展。将通过加强品种选育、提升产品品质、加大品牌营销力度等措施,力争到2027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10万亩以上,稻谷年产量达125万吨以上,“查干湖大米”进入行业领军梯队。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