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17日讯(记者马璐)5月16日至17日,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顺利举办,共开展了4场活动,知名作家、出版人亲临会场,与读者近距离交流互动,分享创作心得与阅读见解。
在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乔叶的访谈中,她从创作经历与文学观点展开,重点讨论了故乡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文学创作中的“慢力量”以及阅读经典作品的意义。乔叶认为,故乡是作家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地域文化深刻影响着文学作品的风格与内涵。同时,文学创作需要“慢工出细活”,深入生活、扎根现实才能写出有深度的作品。此外,乔叶鼓励读者以耐心和开放的心态阅读经典作品,强调阅读是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不应追求速读或依赖AI摘要,而应通过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获得真正的营养。
在儿童文学作家祁智和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访谈中,两位作家围绕“童年的力量:儿童文学中的生命叙事与自然书写”这一主题,探讨了如何通过文学作品传递生命关怀与生态智慧。祁智分享了其作品《方一禾,快跑》的创作过程,强调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并指出儿童文学应关注生活中的普通孩子。黑鹤则从自然文学的角度,讨论了生态危机下儿童文学如何传递自然智慧,并强调自然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还就AI时代对儿童阅读的影响发表了看法,认为科技应服务于儿童阅读,但不能取代真实的自然体验。
在吉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吴文阁和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社长师晓晖的访谈中,围绕“擦亮阅读名片,打造书香吉林”主题展开,两位出版社负责人分享了各自出版创新与文化赋能的经验。吴文阁介绍了《守·望——吉林边疆人文地理纪事》的出版背景及其对吉林边疆历史的深情凝视,师晓晖则分享了《云朵上的爸爸》的创作故事及其对儿童心灵的治愈作用。此外,双方还探讨了数字化出版转型的挑战与成果,强调出版业在推动全民阅读中的社会责任,特别是通过捐赠图书和公益活动,为偏远地区儿童提供阅读机会,助力书香吉林的建设。
在吉林作家谢华良、于德北和吉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静言的访谈中,三位嘉宾围绕“新时代背景下的儿童文学阅读”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分别从创作、推广和阅读体验的角度分享了见解。谢华良强调了文学品质的重要性,认为优秀的作品应具备质朴、情感和智慧;于德北认为尊重是儿童文学创作的核心,爱是推动儿童文学发展的原动力;静言则提倡家庭阅读,强调家长应陪伴孩子共同阅读,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对谈中,还探讨了儿童文学在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他们认为纸质阅读的独特体验不可替代,儿童文学应注重深度与接受度的平衡。最后,嘉宾们鼓励孩子们从小培养阅读习惯,享受阅读带来的幸福与成长。
参加活动的读者表示,此次书博会的“红沙发”系列访谈活动举办得非常有意义。“通过作家与读者的深度对话,构建了文学创作与大众接受的双向通道,这种专业性与普及性兼具的模式,也为提升全民阅读活动的地域文化传播提供了创新样本。”该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