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棋盘有多少条横线和竖线?”“松花砚原料产自哪里?”5月17日上午,第二届东北书博会上,文产非遗展馆里提问与抢答声不断,一群来自“筑梦吉网小记者团”的孩子们在这里通过趣味问答、技艺观摩及手工实践,感受非遗的特殊魅力。
舞台区,剪纸艺人手中银剪不断移动,迅速又细腻地剪出枫叶的轮廓及叶脉细节,孩子们目不转睛,沉浸在剪纸艺人精湛的技艺中。
而在体验区,在各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指导下,大家分别尝试了草编、绳编、糖画等项目,孩子们有的投入到草编、绳编的基础造型编织中,有的围观起糖画艺人的蝴蝶、花朵制作,近距离体会着民间传统技艺的趣味。
当天下午,非遗问答环节继续升温,非遗知识学习再度升级。“剪纸贴在窗户上叫什么?”“风筝最初的用途是什么?”孩子们准确回答出“窗花”“军事通讯”,让现场气氛愈发热烈。
随后,剪纸艺人以“人参娃娃”为主题进行创作,萌趣形象引发关注。而体验区则开放了工艺笤帚制作、面塑手作等项目,孩子们用剑麻捆扎出笤帚,用面团捏塑出熊猫,在动手实践中领悟传统技艺的风采。
在“问答+观摩+实践”的活动模式中,不仅让孩子们见到、触摸到、参与到非遗中来,许多市民与游客也一起动手、一起体验。“这项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孩子们喜欢,我们也很开心能在书博会上见到这样生动可爱的场景,给我留下了很美好的记忆。”长春市民刘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