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深耕实业促发展 情系边疆助振兴

——记吉林省图们江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营

本报记者 张伟国 王雨

从企业转型破局到反哺乡村发展,从推动民族团结到践行社会责任,在吉林省图们江制药有限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总经理王军营以务实举措勾勒出边疆企业的成长脉络,以赤忱之心书写着新时代企业家的担当篇章。

吉林省图们江制药有限公司坐落在图们市凉水镇河西村,于2007年成立,是一家集中药材饮片、中药材浓缩液及浸膏提取、人参及精制红参产品、玉米须子茶等绿色健康系列饮品项目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日前,在公司厂区,王军营告诉记者:“我们正在努力把企业建成我省边境线上具有民族特色的、三产融合的农业产业化的领军企业。”

自2007年接手企业以来,王军营坚持“品牌先行”策略,累计捐赠近400万元维生素饮料至医院等机构,以公益形象提升市场认知。

“企业早期以木醋液项目为主,后转向中药材种植加工及中药提取。”王军营说。2014年,由于药品政策调整,他果断决策从中药提取转向食品生产,引入玻璃瓶、PET塑料瓶、铝箔三条先进灌装线,迅速打开国内外市场。2023年起,企业逐步扭亏为盈,通过开展直播销售,玉米须子茶等产品打开延边、长春市场。他推动“代工+自主品牌”双轨并行,与北京同仁堂合作签订1500万元代工合同,同时自主研发“维生素保健液”等保健食品。

“企业扎根农村,就要让土地生金,让农民受益。”王军营将这句话贯穿于村企合作始终。通过“村企联建+农户参与+产业升级”模式发展中药材种植订单农业,打造凉水镇村企联营新格局。

王军营创新“60万滚动资金+粗加工返包”模式:每年初向村集体预支60万元用于设备和种苗。村集体通过药材粗加工,每吨增值近2000元。当归、防风、紫苏等中药材的单产利润由原有每公顷3000元提高到每公顷2.1万元。同时积极吸纳村民就业,共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74.6万元,带动农民增收40余万元。

作为扎根边境的企业掌舵人,王军营将民族团结融入企业肌理。员工构成中,朝鲜族员工占比45%,他推行“退休不退岗”政策,返聘17名退休员工,“在岗工资+退休待遇”组合后,月均收入超5000元,成为边境地区稳边固边的重要力量。

“做企业就像种庄稼,得深耕细作,更得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王军营深谙企业经营发展之道。

如今,公司已经建成了图们江朝鲜族文博园,其中包括朝鲜族民俗生活馆、书画馆、图们江奇石馆、民俗民居观光园等旅游景点,拥有各类展品近3万件、文化景观10余处,杜鹃花、红豆杉等绿植装点其中,成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康养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王军营的带领下,企业从年销售额不足百万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二三产融合的重点企业。这位扎根边疆的企业家,正以产业为笔、以情怀为墨,在图们江畔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