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经济循环的终点,也是新的起点。消费“暖起来”,经济才能“热起来”。今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全年首要的工作任务。
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把提振消费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努力打造更多新型消费热点,全面激发消费信心活力。继3月中旬国家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后,我省立足实际,细化实化提振消费政策举措,出台了《吉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六大方面24项具体任务,释放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提振消费的坚定决心。
目前,提振消费是我省稳增长的当务之急、当务之需、当务之重。为助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省政协将“用足用好促消费政策,全方位扩大内需”议题列为省政协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议题和重点民主监督议题。
今年2月下旬以来,省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所的专家组成调研组,先后赴长春、辽源等地,深入商圈、街区、门店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多家销售企业了解实情,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政协委员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确保摸清情况、找准问题。
在日前召开的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委员们也纷纷围绕这一议题,与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等相关负责同志充分交流协商,为我省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建言献策、汇智聚力。
“提振消费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有力举措,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委员们认为,应抓住发展机遇,不断放大提振消费的政策效应,加大力度稳定大宗商品消费,促进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拓展特色优势产品消费,推进消费环境优化,以消费提质增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破解制约我省消费增长的人口外流、收入约束和特色产品低端化等现状,张巍委员建议,应锚定大学生群体,构建“留吉消费”新生态,实施“学业—消费—就业”闭环计划,精准激活专属场景。同时,以旅游消费作为突破口,建立“消费移民”积分制,实施“共富消费券”跨区调剂,强化消费信心。还应重塑“吉字号”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消费规模。
“从实现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长远目标看,需要建立和完善扩大消费的内在长效机制,切实消除居民不敢消费的顾虑,增强居民消费可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让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得到充分释放。”丁肇勇委员建议,从加大教培投入力度、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优化社会保障制度、对接城市更新政策等方面入手,坚持投资于人,进一步夯实我省消费市场提振的社会基础。
经过前期深入走访调研,围绕如何深挖潜力提振消费,刘吉委员建议,在促进收入增长方面,加强对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促进技能提升,加大创业激励,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在加强政策支持方面,充分发挥财政和金融联动作用,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释放潜在消费;在优化消费环境方面,积极构建“政府定向补贴+企业配套让利+金融机构叠加优惠”三维激励体系,让消费者得到最大实惠,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与会期间,政协委员和有关职能部门还开展了分组讨论协商,在数据与案例的碰撞中,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在政协建言与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的同频共振中,一幅推动消费升级的崭新图景逐步呈现在眼前。
省政协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上来,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扎实做好“四个凝聚”工作,积极宣传政策措施、收集社情民意、深入调查研究,聚焦制约消费的卡点堵点,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