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吉林省第十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决赛举行

本报7月24日讯(记者李抑嫱)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使命担当和行动自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新闻舆论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今天,由省委宣传部、省记协主办的吉林省第十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决赛在长春举行,来自省直和市县新闻单位的11名优秀选手,带着他们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的鲜活故事登上舞台,分享他们在采访一线的经历与感受,真情讲述吉林振兴发展征程中的奋斗足迹、动人篇章与时代强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英雄故事在白山黑水间传颂。吉林广播电视台记者方媛以《寻兵》为题,讲述了七旬老人孙艳华、胡堂林用20年的时间寻访老兵的故事。她说:“采访时,老人家里堆叠的厚厚笔记本和墙上老兵的手模印记,都让我深受触动。今后将继续秉持初心,用镜头记录感动、用文字传递力量,以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坚守与担当,讲好更多吉林故事。”

好记者扎根热土,好故事直抵人心。比赛现场,吉林日报社记者毕雪结合亲身经历与深切感悟,以《跨越血缘的生命托举》为题带来了精彩演讲。“很荣幸参与此次比赛。我讲述的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故事,希望通过分享,让更多人了解这份善举,主动加入这股温暖的力量中。”她表示,未来会继续以手中的笔和镜头,去发现、记录、传播这些微光,让平凡里的伟大被更多人看见、被长久传颂。

“老万镜头下的无数动人画面,总在激励着我:记录时代、传递价值,才是我们跋涉前行的真正动能。唯有坚守初心,方能步履不停走向远方……”生态是吉林的优势,绿色是吉林的底色。在中国吉林网记者郑涵予的讲述中,67岁长白山摄影师老万的故事,正是这份优势与底色的生动注脚。这份力量始终鞭策着她深耕新闻事业,为吉林的绿色生态故事注入更持久的传播活力。

触摸时代脉搏,感受振兴发展。公主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丁伊雯以《从“第一犁”到“智慧田”》为题,聚焦中国第一代拖拉机与智慧农业的无人农机,通过两个人物的故事与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新迭代,讲述了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的巨大变化。她说:“我会继续扎根基层,采写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把青春热血融入乡土,用妙笔书写波澜壮阔的时代。”

在选手们的精彩讲述中,现场观众被一个个新闻故事所打动,掌声此起彼伏。评委们也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大家的演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专业素养。

经过激烈角逐,11名参赛选手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其中5人将代表吉林省赴京参加全国选拔赛。据悉,我省“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已连续举办十二届,成为传播吉林声音、讲好吉林故事的品牌活动,激励着广大新闻工作者走进田间地头、深入新闻一线,在增强“四力”的实践中,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为奋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