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8版:市州·长春

跑赢“上半场”,活力从何而来?

——长春上半年经济观察之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现场忙而有序。

在建项目粗具规模。

大唐长春二热“退城进郊”2×660MW煤电项目效果图。

长春永春医药城孵化创新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已完成。

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建设队伍奋力拼搏,斗志昂扬……今年上半年,长春固定资产投资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拉动全省2.4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前列。

投资拉动增长,项目带动发展。

这份稳健增长的成绩背后,重大项目的“压舱石”与“发动机”作用功不可没,源源不断的建设投入高效转化为建设进度,成为驱动投资大盘稳健前行的核心力量。

坚持项目为王,积蓄发展新活力

焊花飞溅的车间、昼夜不息的流水线,奋战上半年的每个场景都在例证长春“项目为王”的深意,每项数据都在标注追赶跨越的刻度。

元旦过后,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中,长春市以超常规举措打破“猫冬”传统,116个冬季不停工项目迎寒而上,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施工进程。

2月26日,在全省的统一安排下,长春市率先响应,举办春季项目开工活动,推动71个重大项目早开快建,吹响新一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的冲锋号角。

这样的场景在多个“项目战场”同步上演。

今年,长春市南关区以65个重点项目为支点,驱动近千亿元投资浪潮,在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掀起建设热潮。从商业综合体的市井烟火到生物医药科技公司的实验室微光,从高端楼宇的摩天轮廓到医药产业园的产业链雏形,南关区正向着从“项目落地”到“产业成势”的目标阔步前进。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北湖园区项目构建新材料全链条贯通式创新高地;航天信息产业园以“问天”之姿构建商业航天新生态;新材料中试及产业放大基地填补区域科创空白……长春新区16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激战正酣。

在长春永春医药城孵化创新中心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紧张作业,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位于长春市朝阳区,自2024年9月25日开工建设以来,工程施工稳步推进,现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正在进行外立面施工及内部装修工作,园区内外网管线埋设和道路也在同步施工。长春永春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王经超告诉记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目前每天约200名工人在现场施工。”孵化创新中心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凭借其完善的配套设施与优越的产业环境,吸引大批生物医药企业入驻,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有力推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迈向新高度。据了解,今年年初以来,朝阳区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共计64个。

“用项目激活发展,用项目点燃全局。”这条工作主线,长春始终如一。据统计,今年长春全年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1400多个。

透过上半年落地建设的项目,“项目为王”更加具象化。当下,长春将项目现场当作比拼赛场,正以干劲“满格”状态,点燃长春经济发展的“强引擎”。

聚焦优势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走进长春新区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二期建设现场,可见遥感数据大厦核心筒结构施工至13层、钢结构施工至9层,数据机房楼等四栋裙楼结构施工全部完成。

“2025年,长光卫星将全面推进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二期的建设工作。”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二期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位于长春新区北湖开发区,北至光机路、东至盛北小街、西至盛北大街、南至明溪路,项目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卫星指控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存储中心、光学加工中心及其他附属配套设施等,可容纳2500人。

近年来,长光卫星充分发挥产业链龙头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逐渐形成了涵盖本省超300家关联企业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之一。

奋战上半年,长春市坚持以规划优布局、以项目促产业,通过系统性谋划和精准化施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规划项目高效实施,轨道交通4号线南延工程等34个已纳入“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全部完工。空间布局持续优化,长春“双城”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为集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永春生物医药城和北湖未来科学城已然成为投资热土,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迸发出勃勃生机。

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聚焦“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全新赛道加快布局。

“谋定而后动”的战略思维贯穿始终。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全市5000万元以上计划实施项目中,产业项目占比超55%,百克生物疫苗产业园、中粮油脂长春新建60万吨/年油料加工、莲花山梦想国综合性文旅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率先复工建设,助推全市产业投资实现快速增长。

事实证明,只有高标准高质量抓好项目建设,拼速度、拼增长才有底气和后劲。

护航项目建设,强化服务保障力

回看上半年,长春项目不断刷新的“进度条”背后,是工作聚焦项目干、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绕项目转的诠释——

深入实施重大项目领导包保。为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筛选100个重大建设项目由35位市级领导包保推进、30个重大谋划推进项目由5位副市长包保推进。

建立健全项目问题破解机制。依托“省市县”三级项目中心问题破解机制,对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形成清单,实行分级处置,目前,已破解重点项目问题116个。

这种“把企业事当自家事”的服务效率在大唐长春二热“退城进郊”2×660MW煤电项目得到证明。“我们的项目在长春市政府及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项目外部建设条件快速落实,各项前期手续高效办理;通过政府专班协调保障机制的有力推动,项目前期准备和施工筹备工作正全面、有序展开,力争2027年底实现双机投运。”项目负责人说。

今年落地长春市南关区的联东U谷健康智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亿元。项目初期,南关区高度关注企业签约落地情况,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规划指标、手续办理等方面的问题,促成项目快速落地。

项目的快速推进,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南关区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模式,将原本串联的审批流程优化为同步推进。设立“重点项目服务专区”,配备专职帮办代办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全程指导,确保问题“不过夜”、服务“零距离”。

从星罗棋布的建设工地传递出强烈的发展信号,一个又一个项目正由“蓝图”化为“施工图”,从“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下半年,长春市针对已开工未入库项目,将加强业务指导,加快入库要件收集,努力提高入库效率,为全年投资提供增量。

同时,长春市还将聚焦新型政策性工具重点领域,组织各地各部门再谋划储备一批项目,力争获得低息贷款支持。

此外,长春市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将超前谋划明年项目,摸清底数,重点梳理2025年竣工项目和2026年重大储备项目,做好续建项目结转及明年新建项目前期手续。

由冬到春,由春到夏,长春市项目投资锚定广阔前景,项目建设奋进不辍,掀开波澜壮阔发展新篇章。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