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空气中弥漫着书卷的墨香与青春的热情。
7月25日,首届“春京西文学季”在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启幕。格非、苏童、石一枫、黄咏梅、班宇等文学名家齐聚长春,以“这青春,这长春”为主题,一场为期一个月的文化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由长春文旅集团主办,通过文学名家签售座谈、文学主题市集、艺术装置展览等丰富多元的高品质活动,将文学与艺术相融合,为提升长春的文化品位、点燃全民阅读热情注入强劲动力。
名家云集:思想碰撞中的城市认同与文学探索
活动中,首先是一场关于文学的头脑风暴。在精心设置的“文学与城市”主题对话中,苏童、格非、石一枫、黄咏梅、班宇、王小王、宗仁发等作家围坐畅谈,深入解读长春作为“北国春城”的独特文化记忆与精神内核。“文学如何映照城市特质”“城市又如何滋养文学创作”成为贯穿始终的议题。
行走在长春的街巷,青年作家班宇能感受到像文学作品里那样的空间感和叙事感:“长春是座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他表示,这次长春之行给了他不少创作灵感,听到一些人讲“先生向北”的故事很受触动,或许未来会在作品里书写相关内容。作为活动发起人之一,他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人能够拥抱文学,进而找到真正的自己。
黄咏梅则从写作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她以亲历春京西的感受为例,“它跟南方的街区不一样,有其独特历史沉淀其中。当用文学呈现这样的街区或城市时,必须融入其历史脉络,这恰恰是未来写作者的使命。”
格非聚焦代际差异下城市与文学的深刻关联,并将长春作为探讨此议题的理想之地。他回溯自身经历:“上大学前我一直在乡村生活,1981年到上海后,又在城市中生活了40多年。”基于此,他敏锐观察到:“如今的年轻人成长于城市,对城市记忆更为深刻,未来的写作面貌注定会与我们这代人不同。但我们这代人因拥有完整的乡村生活经历,也具备自身独特的创作优势。”长春,这座承载着丰富历史层积与现代活力的城市,为这场关于文学根脉与未来走向的探讨提供了绝佳舞台。
跨界融合:文化IP与露天展览打造文旅新体验
当厚重的文学遇见鲜活的历史文化街区,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春京西文学季”以一场场打破常规的“文化实验”给出了生动答案。活动突破了传统文学活动的边界,巧妙融合多元文化形式,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沉浸的立体文化体验。
活动首次将风靡全国的“群像诗歌生活节”IP引入长春,为春城人民带来全国性的高品质文学主题市集。在春京西A区广场,来自哈尔滨的“雪山书集”、沈阳的“打盹儿书店”等15家风格各异的独立书店,与“诗与河流”“山浮士多”等15家先锋文化品牌联袂登场。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低声交流的品评、举着诗集在特色摊位前拍照打卡的年轻身影……交织成一幅活力四射的当代文化生活图景,这里迅速成为书迷和文艺青年的新打卡地。
文学的魅力更以极具创意的方式“走出”书本,拥抱整个街区。在春京西B区,精心铺设了丰富的诗歌文学主题艺术装置,整个街区化身为一本开放的“立体诗集”。诗句仿佛拥有了生命,它们攀上斑驳的砖墙,悬垂于葱郁的树梢,悄然“沉入”清澈的水池,与行人的脚步、街区的日常呼吸融为一体。曹韵诗歌首展与龟壳影像社区摄影特展两大主题展览,通过视觉艺术的再创造,让文学以更直观、更具冲击力的形式呈现,深度融入街巷肌理,持续为长春营造着浓厚的、触手可及的文学艺术氛围。
“这青春,这长春”:主题引领下的共鸣与未来期许
本次文学季的主题“这青春,这长春”精准捕捉了活动的灵魂。青春的气息,在活动现场处处涌动,成为鲜亮的底色。
在新书分享会暨读者见面会现场,青春的热情与对文字的热爱交织沸腾。格非、苏童等作家的签售台前,早早排起了长队。刚刚拿到签名书籍的“00后”读者林晓玫,迫不及待地翻开扉页,眼中闪烁着光芒:“读纸质书时好像能和文字慢慢对话,有了作家的签名,这本书也将更有纪念意义。”这份对纸质阅读的珍视,正与发起人班宇的倡导相呼应:“纸质书里的叙事,需要情感与想象的主动连接,这种沉浸式体验是碎片化阅读难以给予的。”他更以自己的作品《逍遥游》中的句子“朝着大雪般的命途,赤身壮游”赠予年轻读者,鼓励他们在文字的世界里勇敢探索,呼应着青春与文学碰撞出的无限张力。
文学爱好者王增宝是格非的忠实读者,他坦言:“沮丧失落的时候去看他的作品,就感觉很有力量。”这次活动让他真切感受到“长春的文学氛围在不断变浓,文旅业态越来越丰富”。年轻人的身影不仅出现在读者席,更活跃在青年写作论坛上,他们坦诚分享自己的故事,甚至带着原创作品走进市集,成为文学现场积极的创造者而非仅仅是旁观者。
“看到年轻人愿意为文字停留,特别让人感动。”长春文旅集团总经理助理佘小军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了举办“春京西文学季”的初心,“我们就是想搭建一个让青春与文字深度对话的平台。”他进一步解读主题:“‘这青春’,既指向青年创作者和广大青年群体的活力与探索精神,也象征着文学的永恒青春与长春这座城市在新时代展现的蓬勃朝气;‘这长春’,则深情锚定了这座城市的独特历史和现实,呼唤用文学的笔触深度挖掘和塑造属于它的故事与气质。”佘小军表示,未来长春文旅集团将紧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主线,持续推动文学“走出书房、走进街区”,为市民和游客开辟更多“能与文字好好相处的慢空间”,创新打造“文化艺术+现代生活”的文旅融合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