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1版:头版新闻

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地:

铭记苦难历史 传承革命精神

本报讯(记者金泽文)这里是东北沦陷十四年里对中国劳工奴役最为深重、死亡劳工最为集中的例证之一,是揭露日本侵略者“以战养战”罪行的重要罪证。这里就是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地。

纪念地位于白山市江源区大石人镇光环村,始建于1963年,占地总面积50万平方米,包含纪念馆、纪念碑及7处遗址点。

在山脚下,三座生铁铸像已跪了60多年。1964年,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馆建馆时浇铸了汉奸刘棠龄、杨秀坤、史秀臣生铁铸像,至今仍保持着俯跪的姿态。这三尊代表着日本侵略者帮凶的铸像,被安置在血泪山山脚下。“他们跪着,替所有背叛者谢罪!”

登上百米台阶,抵达山顶,那里屹立着一座死难矿工纪念碑。这座纪念碑铭刻着无数矿工在压迫与掠夺下所经历的深重苦难与血泪。

走进罹难矿工纪念馆,珍贵的档案资料、真实的场景演绎,无声诉说着矿工的悲切呐喊,沉浸式引领参观者感悟劳苦矿工反抗侵略者的英勇斗争。

从苦难历史的见证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要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以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多样的教育形式,成为传承革命传统的重要场所,长期对外开放。

来自各地的群众、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学校师生走进纪念馆参观,缅怀罹难矿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参观,让我不仅对罹难矿工被掠夺和压迫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在矿工与侵略者的顽强斗争中备受震撼,奋勇反抗的拼搏精神也将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激励我,奋勇拼搏、珍爱和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靖宇县委组织部机关党总支专职副书记项雅芯说。

近年来,纪念馆年均接待参观游客8万余人次。为用活红色资源,纪念馆通过“红色+研学”“红色+宣讲”等形式,走进军营、机关、学校、社区、乡村,开展“缅怀英烈铸忠魂,传承红色树新风”等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培养爱国情操。

“我们将继续用活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以‘研学+’‘旅游+’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范围,教育引导更多群众了解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提高纪念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馆馆长李明珅说。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