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评论

以数字化赋能城市更新

刘 辉

数字化既是重塑城市的“新基建”,更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新纽带”。当下,数字化洪流奔涌激荡,城市更新浪潮方兴未艾。当这两股力量交汇碰撞,城市更新行动便如添翼之鹏,在“新基建”的坚实质地与“新纽带”的智慧连接中,以前所未有之势重塑城市形态,提升城市品质,升华城市价值。

时至今日,城市更新已非往昔的浅层修补,而是迈向以数字技术为引擎的深刻变革。数字化之“新”,首先体现于对城市文脉的守护与激活。长春新民大街改造中,数字技术如同无声却忠诚的守护者,对历史建筑进行三维扫描建模,将珍贵细节永久存续于虚拟世界。街道通过AR导览技术,让市民与游客在凝视街角旧影、聆听历史回响中触摸城市灵魂。数字技术正成为历史与现实对话的使者,使城市记忆穿越时空阻隔,在数字化新生中焕发光彩。

数字化更深层的变革力量,在于对城市治理体系的重塑。传统城市治理常被信息滞后、部门壁垒等“沉疴”所困。智慧城市中枢系统引入,使城市运行数据实时汇聚、分析、预警成为可能。新民大街部署智能灯杆、环境传感器,犹如城市神经末梢敏锐感知着交通流量、环境质量等细微变化。这种“一网统管”模式不仅使城市管理变得精准高效,更使城市具备了“韧性”内核,能主动预见风险,敏捷应对突发挑战。数字赋能让城市治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由粗放管理走向精细绣花。

数字化最澎湃的活力,最终迸发于产业与城市的深度融合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以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正是洞见数字力量撬动产业升级的契机。新民大街历史风貌保护区内,数字技术正悄然孵化新型业态——老建筑在数字赋能下蜕变为文创空间、智慧展厅;虚拟现实技术让沉睡的历史“活”起来,游客得以沉浸式体验昔日场景;智慧导览、便捷支付则优化了旅游体验。数字化不仅为传统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更催生智慧服务、数字内容等新业态,打造出传统与现代交融、文旅与科技共振的智慧生态圈。

数字化为城市更新铺设通途,但最终服务对象始终是“人”。城市更新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安全感与归属感。智慧化服务需要直抵市民生活细微处,让技术温暖融入生活褶皱。数字连接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更应是社区认同的凝聚与共同家园意识的升华。新民大街改造中智慧设施的便利与历史文化的浸润,旨在让居民从城市更新中体味“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城市更新征途漫漫,数字化正以其精妙之力串联历史记忆与未来图景。当每一条街巷都承载着数字赋能的智慧与温度、每一位市民都能在数字时代真切触摸城市脉动、共享发展福祉——这样的城市,才真正是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家园,才真正具有面向未来的深厚底气与不竭活力。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