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农机展区,连日来,钢铁与芯片的精密结合备受瞩目。40余台代表全球顶尖水平的农业机械同台亮相,从甲醇动力到激光除草,科技动力引来连连赞叹。
在农机展区,一台身披暗灰色金属外壳的拖拉机,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技术员轻触屏幕,这台国内首款甲醇增程电动无人拖拉机随即启动——它不“喝”柴油,单次加注绿色甲醇仅需3分钟,便能持续作业5个小时。这台“钢铁劳模”,融合了厘米级导航与视觉识别技术,可自主完成耕种收、大棚作业甚至果园爬坡等复杂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单台年均节省油费约6万元,为规模化农业合作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降本方案。
农机展区里,氢能源机械同步登台竞技。展区中央的国内首台“5G+氢燃料”无人驾驶拖拉机,能在复杂地形切换自动驾驶与远程作业模式。研发方透露,其每亩作业成本仅需2元,已在北方大型农场投入应用,标志着清洁能源农机实现从概念到落地的跨越。
面对复杂农情,场景化农机迎来突破。吉林大学研发的激光除草机搭载AI视觉系统,能精准识别杂草并发射激光灼烧,全程无需化学药剂。现场演示中,其“指哪打哪”的精准性引发观众连声赞叹。
针对经济作物采收难题,久保田推出的蔬菜、毛豆专用收割机填补了细分领域空白。而敦化方正展区的“战狼”系列玉米收割机,以分时四驱和履带式设计破解了丘陵山地机械化作业瓶颈,成为小规模种植户的关注焦点。
展区布局清晰,勾勒产业升级路径。国际巨头约翰迪尔携410马力“钢铁巨兽”登场,与潍柴雷沃的动力换挡大马力机型同台角力;中国一拖专区则展示着无人驾驶拖拉机与动力换挡机型的协同作业方案。
本届长春农博会的农机展区里,头部企业的同台竞技,呈现三大趋势:动力清洁化、作业无人化、功能场景化。中科原动力带来的L4级无驾舱智能拖拉机,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现“耕、种、管、收”全流程自主作业,其电动化机型能耗较传统农机降低80%,目前已在多地规模化应用。
极飞科技的农业无人车在展区灵活穿梭,喷头随车速自动调节药雾浓度……现场技术人员表示,目前,智能农机正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协同,进入规模化推广新阶段。这些深耕黑土地的“智慧引擎”,正为端牢中国饭碗注入硬核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