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盛大启幕,展会现场人潮涌动。吉林市展区凭借浓郁的地域特色与蓬勃的产业活力,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踏入1号展馆的吉林市展区,一股混合着黏玉米甜香、大米清香、香肠肉香与食用菌醇香的浓郁烟火气扑面而来。吉林棋盘生态农业集团的参展人员忙碌地翻动着“滋滋”作响的烤肠,又不时关注着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口中还不忘介绍:“黑猪吃的是玉米和豆粕,没加半点激素!”果断买了一屉的赵女士咬开包子,瞬间眯起眼睛,赞叹道:“瘦肉筋道有嚼头,肉酱汁浓郁香浓,面质紧实又有弹性,这才是小时候的味道!”
展台上香味四溢、备受青睐的产品,彰显着吉林市对绿色农业的执着坚守。而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产业链的深度拓展。吉林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把飘香的切好的熟食摆上桌,引来众多游客现场品尝。游客吕晨说,这是把田间地头到餐桌的绿色营养美味展示得最充分的一种方式。该公司战略发展部副部长谭可不无骄傲地说,他们在展会上展出的“吉林鲜食玉米”“吉牛中国牛”等特色“吉字号”品牌,做活了“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的文章,用行动守护好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他们此次新推出的吉农黑猪肉、西门塔尔牛肉、富硒羊肉、人参黑啤等品牌,在展会上也大受欢迎。
吉林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吉林市聚焦“长白山人参”“吉林大米”等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全力推动农产品从好品质迈向好品牌。“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卖健康,吉林市正借助科技赋能,打破农业边界,努力践行‘粮头食尾’的转型追求。”
在吉林市展区,部分参展企业配备了主播直播。在这里,数字经济与乡村全面振兴深度融合,传统农业实现了华丽转身,黑土地上的农民在数字浪潮中展现出把握机遇的智慧与勇气。这里既有消费者品尝美味时的满意笑容,又有直播间接连不断的订单提示音;既有粗壮的“参王”根须,又有年轻人手持白桦汁或人参饮料打卡的身影。展区里,游客们手里拎着的那一个个沉甸甸的购物袋,正装满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鲜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