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山,有这样一位救援先锋,他以热血铸担当,用行动践初心,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他就是白山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后勤组组长王海峰,一位将拯救生命、助人脱困视为终身使命的“逆行者”。王海峰曾荣获“白山好人”等称号,近日获评2025年第一季度“吉林好人”。
王海峰出生于1982年1月,自2022年加入蓝天救援队后,便将自己深深扎根在救援一线。面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他始终无畏无惧,截至目前,已累计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超过121场次,服务时长达358小时。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忙碌身影。2024年7月,临江市遭遇特大洪水灾害,闹枝镇道路被冲毁,两人一车落水失踪。险情就是命令,王海峰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义无反顾奔赴受灾现场。在连续15天的救援工作中,他与队员并肩作战,从失踪人员搜救,到干沟桥抗洪抢险,再到转运救灾物资,他在泥泞中用行动诠释着救援人员的责任与担当。同年12月,农安县发生汽车落水事故,面对严寒天气,王海峰和队员不惧河水冰冷,开展30余小时水域搜寻作业,成功将落水车辆打捞上岸。“救援就是与死神赛跑,我们快一秒,群众就多一分生机。”这质朴的话语,道出了他冲锋在前的信念。
平日里,王海峰深知专业能力对救援工作的重要性,潜心钻研水域救援、破拆技术,自费参加专业培训,将所学倾囊相授。三年来,他走进社区、学校,开展防灾减灾培训多场,手把手教授心肺复苏、逃生避险技能,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王教官的课既专业又生动,现在我能熟练使用灭火器了!”白山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张同学的话,印证了他普及安全知识的成效。
除了在紧急救援任务中冲锋陷阵,王海峰在公益事业领域同样发光发热。为提升队伍救援能力,自2022年加入蓝天救援队以来,他累计自费1万余元用于服务队伍、购置设施设备,他的私家车在救援过程中无偿出勤670多公里,成为救援行动的可靠“伙伴”。此外,他还积极为贫困家庭捐款捐物,投身环保行动,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有时为了开展好救援活动,他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他总说‘让我来’,哪里有脏活累活都是他抢着干。”队友孙智霖的感慨,勾勒出这位冲锋勇士的剪影。
从人员走失寻踪到溺水紧急搜救,从抗洪抢险到山野搜救,从应急驰援到扶贫济困,哪里有险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王海峰的身影。无论困难多大,他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正如他所言:“只要群众需要,我就要发光发热,蓝天救援的那抹蓝永远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