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评论

用好小票根 撬动大消费

柳五

一张小票根,正悄然撬动消费新格局。从上海南京路的“夏日通行证”,到浙江“浙BA”赛事消费券,再到重庆“以轨换游”计划,各地纷纷借力票根串联起吃、住、行、游、娱、购等多元场景,将单次消费行为转化为更长链条、更高价值的综合体验。这看似简单的票证延伸,实则是消费场景的重构与升级,为当下扩大内需开辟了新路径。

“票根经济”之热,其内核在于打破消费壁垒、实现精准引流。它敏锐捕捉特定消费群体的兴趣点——一场球赛、一次观展、一趟旅行,以此为枢纽,通过政策设计巧妙延伸至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关联场景。江苏“苏超”联赛一张球票,可换景区免票、享餐饮折扣;重庆一张高铁票,变身文旅体验“一卡通”。这种做法既能显著降低消费者的综合成本,提升获得感,更能将原本分散的消费孤岛连成大陆,实现“看一场、玩全城”。“票根经济”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场景重构,是对“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市场逻辑的生动实践。

吉林文旅经济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同样蕴藏“票根”生金的巨大潜能。冰雪名片熠熠生辉——冰雪节、雾凇观赏、滑雪赛事,每一张门票都是潜在消费链的起点;汽博会、农博会、电影节等活动人气聚集,票证价值尚待深度挖掘;长白山、伪满皇宫、边境风情等文旅资源丰富,天然具备联动优势。然而,潜力与现实之间仍有落差:资源协同不足,冰雪游客常止步于雪场,“门票思维”未转为“流量思维”;跨域联动较少,省内景区、商圈、交通票务尚未有效贯通;数字化支撑有待加强,便捷的“一码通”“一券享”体验需加速普及。

要让吉林的“票根”真正成为激活市场的“金钥匙”,需从单点优惠跃升至系统共生。政府应主动搭台,强化顶层设计。设立专项协调机制,破除文旅、商务、体育、交通等部门壁垒,统筹全省重点节展赛会资源,制定全省性票根联动消费促进计划,为市场注入强心剂。企业主体要摒弃“独赢”思维,敞开怀抱积极合作。冰雪景区可与温泉酒店、特色餐饮、土特产店共建“冰雪消费联盟”;汽博会门票亦可绑定汽车影院体验、周边商圈折扣,形成“汽车生活”生态圈。

小票根激活大消费,数字赋能是提升效率的关键。借鉴上海“一券通”模式,依托“吉事办”等平台打造省级票根优惠聚合入口,实现“一码在手,优惠全有”,让便捷体验激发消费意愿。

票根虽小,却连接着大市场、大民生。当一张吉林的冰雪节票或电影节票,能顺畅开启从景区畅游到美食体验、从酒店住宿到特色购物的愉悦旅程,“过客”便更易成为“常客”,单一消费亦能裂变为多重惊喜。从“小票根”到“大消费”,这是一条政企同心、各行业融合共进之路。唯有以系统思维编织消费网络,吉林的消费活力方能如泉奔涌,为全面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