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6版:问道吉线G331

酱香飘“上天”

王睿


上天村,名字独特,风景更加独特。上天村位于G331沿线的和龙市崇善镇一隅,处于海拔600多米的高台之上,因地势较高而有了这个名字。旁边地势更高的一座山峰因外形酷似一艘即将出港的军舰,故得名军舰山。

登上军舰山,极目远眺,古城里那迷人的景致与红旗河的绝美风光尽收眼底,令人顿感心旷神怡。参观完元峰水渠,朋友便决定带我去品尝崇善镇的特色小鱼汤,于是,我们来到了当地一家颇有名气的饭店。我自幼在松花江畔长大,对“十八子”“七十二杂鱼”略知一二,因此对鱼汤并无太大兴趣。朋友解释道,崇善小鱼汤绝对不同凡响,添加了野苏子和大酱,各种味道相互交融,搭配得恰到好处,配着米饭,既是汤又是菜,让人回味无穷。

朋友陶醉地忆起童年:那时,父亲劈好柴抱进屋中,母亲在灶台前忙忙碌碌,自己帮着洗菜,全家人一起动手做出一锅极其鲜美的小鱼汤。朋友说,那鱼肉细嫩,入口即化,幸福的滋味和家庭的温暖简直无法用文字来形容……

他的话引发了我的好奇,等小鱼汤端上来一品尝,果然很鲜美,有一股淡淡的酱香味。朋友认真地解释道:“这家小鱼汤之所以如此好喝,是因为放了上天村的大酱。”

我这才了解到上天村的大酱是当地特产,便萌生了去村里一探究竟的想法,朋友很爽快地答应了。饭后我们走入上天村,水渠绕村,水流潺潺,灰瓦白墙,村容整洁,只不过村民们都忙着插秧去了,村子里显得极其安静。过了好一会儿,我们才碰到一位姓石的老大哥,他是土生土长的上天村人,大约50岁了,说话语速很快,我仔细听倒也能听明白。他告诉我们,上天村的元峰水渠展览馆是了解村庄历史最好的去处;上天村的大米很受欢迎,但更受欢迎的是上天村的大酱,尤其是辣酱,吸引了不少来村里旅游的人。因为上天村是红色歌曲《红太阳照边疆》的发祥地,来此旅游的人都会唱着这首歌,买上几包辣酱,满意而归。

在石大哥的引领下,我们走进“酱心园”合作社。合作社院子正中央摆放着一排排酱缸,每口酱缸上面都扣着像盆子一样的盖子。风掠过朝鲜族民居的飞檐,那些深褐色的酱缸蕴藏着岁月的寂寞:揭开盖子,只见大豆在盐水里舒展筋骨,辣椒与时光相互渗透,最终凝成一味穿越G331的乡愁符号。

朝鲜族大酱在东北大地声名远扬,其大酱采用古法传承工艺制作,需耗时一年以上。每年春天开始下酱,秋天则晾晒辣椒,自家制作的辣椒酱融合了传统风味,与汉族大酱有所不同,发酵程度更深,味道也更为浓郁。听说上天村的村民对大酱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元峰水渠修建期间,为了给工人们补身体,家家户户做酱汤送到工地上。在他们的饮食习惯里,酱是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物,既可用于凉拌、蘸食,又能用于炖煮、炒制、做汤,大酱就是食物的灵魂。

上天村的大酱做汤格外的香。周边的村民们习惯用上天村的酱做角瓜酱汤、小白菜酱汤、干菜排骨酱汤、干豆腐酱汤,或者炒成鸡蛋酱,做上一大碗炸酱面,色泽醇厚,味道也相当不错。如果觉得泡菜有些发腻,也不必费力去做泡菜的调料,只要用辣椒酱拌一拌蔬菜就行,当然用油大酱来拌蔬菜也很不错。上天村的辣椒酱颜色有些深,这一点与众不同,当地西市场上几家店铺里生产的辣椒酱颜色普遍很深,延续了传统技艺。辣椒酱和泡菜料鲜红的颜色不太一样,显得更为“深醇”些,接近琥珀色。上天村的辣酱不甜,口感绵柔,正因为如此,用来煮小鱼汤不影响鱼鲜。上天村的大酱注重品质,都是村里的朝鲜族老人们亲手制作的,他们遵循古法,各有绝招,家家户户的酱味道也各不相同,但都保留了最传统的风味。上天村的大酱是每家必备的食材,做汤时不放味素,只放酱。石大哥说,他们家每餐必备各种汤,尤喜喝大酱汤,咸菜、泡菜为副食。现在村里开通了快递,网上采购就方便了许多,上天村的酱名声越来越响了。

我们还邂逅了两位朝鲜族大妈,与她们聊起上天村大酱的历史。两位老人家回忆起小时候,家家户户每年都会先制作一缸酱。一日三餐,大酱和咸菜便是家常便饭,常常一年都吃不完,这或许就是上天村往昔生活的真实写照。缸沿上的釉色斑驳陆离,而缸中深褐色的浓稠酱汁,则沉淀着比岁月更为悠长的咸涩滋味。两位朝鲜族大妈还满怀虔诚地说,上天村的老一辈人都擅长讲故事,在那些古老的故事里,酱是有生命的,它会呼吸,发酵和膨胀的过程就如同在“长身体”,最终待它“长大”,便会突然“苏醒”。

上天村的墙画独具特色,其描绘的内容均是与上天村大酱生产相关的场景。画面中,身着民族服饰的朝鲜族姑娘们热热闹闹地制作着大酱,朝鲜族大妈和大爷在一旁协助。画作格局清晰,构图紧凑,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尤其是酱缸的描绘极为写实,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民族特色。下酱是上天村妇女必备的手艺,烀黄豆时需精准掌握火候,防止串烟;制作酱块要把控好分量,酱块过小易风干,过大则难以发酵透彻。做好的酱块用草绳捆绑后挂在房梁上,经过秋冬的转化发酵成熟,到了春天便开始下酱。制作酱块耗时较长:首先,要精选黄豆,洗净后煮熟,待豆粒能够捻烂时熄火,焖至次日上午,将其绞成豆泥,然后制成酱块;接着,把酱块放在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发酵,发酵好后洗净放入盐水中,再加入调好的辣椒继续发酵。在此过程中需反复晒缸,直至酱品呈现红黄色且散发浓郁香气,传统酱品才算制作完成。农家生活因酱而精彩,园子里的任何青菜蘸上生酱都能让人食欲大开,炸肉酱满口留香,炸鸡蛋酱满屋飘香,蒸辣椒酱味道厚重,炖茄子土豆也必须放勺大酱,炖鱼更要先炒出酱香再放鱼……人间烟火气都在一勺酱里。

上天村的大酱与元峰水渠的流水声一同奏响发酵的乐章。最有趣的当数观看朝鲜族大妈们搅酱,手持柞木耙翻搅酱醅的动作,极有节奏。天气好时,上天村的村民都会去清洗“酱心园”合作社的酱缸,合作社里一片欢声笑语。这些年,上天村的大酱通过参加省农博会展销和“第一书记代言”大集等活动,开始被大众熟悉。因处于G331自驾游沿线的必经地理位置,上天村逐渐被打造成为具有朝鲜族文化元素的田园综合体,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村里试穿朝鲜族传统服饰,参与大酱美食的制作,感受上天村独有的生态文化。

“来,品尝一下吧。”掀开缸盖上蒙着的白色屉布,那历经时光酝酿、单纯且醇厚的独特气息瞬间扑鼻而来。舀上一勺,深褐色的酱醪表面偶尔会冒出几个细小的气泡,发出轻微的“咕咕”声,那是沉睡的微生物在呼吸,是从时间深处传来的酝酿低语。

酱香飘上天。军舰山下悠悠的清风精准调节着发酵的温度,借助G331沿线的交通优势拓展市场版图,凭借《红太阳照边疆》的广泛传唱构建文化叙事。上天村以酱为媒介,让元峰水渠的潺潺流水淌入直播间的虚拟空间;那些原本朴实无华的酱缸,摇身一变成为旅游线路上熠熠生辉的文化坐标,使G331这条宛如天路般的国道,又弥漫起醇厚的家园香气。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