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拍在吉林”:镜头聚焦处 影视热土兴

本报记者 马璐

“吉林省有能让镜头‘呼吸’到历史气息的真实土壤,‘拍在吉林’让这份真实更易被创作者触碰。”8月15日,微短剧《铁血英魂》在多平台首屏上线,导演呼禹辰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影视人的心声。自2024年8月由吉林省委宣传部会同吉林省广播电视局制定的《支持服务影视作品在吉拍摄工作机制》出台以来,“拍在吉林”系列政策用全链条服务、资源整合与精准扶持,让吉林从影视取景高地跃升为创作热土。

政策赋能下,服务体系成为剧组“定心丸”。电视剧《老舅》总制片人朱辉龙道出政策“全流程托底”的实效:“从立项报批到拍摄场地协调,都有专人代跑手续、对接资源,异地团队终于能把精力全扑在创作上。”据长春净月高新区影视服务局局长王巍介绍,当地围绕“拍在吉林”落实“一剧一策”“一剧一人”服务,通过“政策赋能+服务保障”双机制,为《老舅》《三人行》等200余部作品提供场地协调、许可办理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已新引进54家影视企业。这种“重服务”的理念也贯穿全省:绿色审查通道缩短审批时限,《拍在吉林—影视剧拍摄服务指南》整合200余处特色取景地,“拍在吉林”小程序实时更新资源,让剧组“来了就省心”。

高效服务催生出精品力作。纪录片《重见天日——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实录》总导演王璇回忆说,从3月策划到8月播出的紧张周期里,“正是‘拍在吉林’的便利,让我们得以按时推出这部承载珍贵历史的作品。”如今,《吴大澂》《先生向北》《人民大街》《杨靖宇和他的铁血少年》等重点纪录片正在紧锣密鼓制作,《归队》《生万物》《踏雪寻踪》等电视剧剧组纷至沓来,吉林的冰雪风光、红色历史与都市风情,正通过镜头走向全国。

本土创作力量也在政策加持下不断崛起。长影集团第二制片中心副主任刘健表示,作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长影近年推出了《人世间》《雪迷宫》等作品,在建厂80周年之际更筹备《四平四平》《杨靖宇》《被遗忘的将军》等红色题材作品,“我们要用镜头讲好吉林的风土人情。”累计播放量突破200亿、粉丝达5000万的动画IP《茶啊二中》是另一例证,据《茶啊二中》制片人邢源源介绍,这个扎根吉林的原创IP前四季豆瓣评分高达9.0,同名动画电影票房达3.84亿元,第五季持续上榜腾讯视频多个榜单首位,2025年吉林省广播电视局推动其首次在吉林卫视电视大屏播出。“‘拍在吉林’让我们的采风创作等多个制作环节都更加顺畅,第六季网剧和新电影已在规划中。”邢源源说。

产业活力的数据同样亮眼:2025年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机构数量明显增加,上半年新增注册制作机构45家,同比增长50%,全省现有持证机构340家;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落户吉林,成为首家落户吉林省的域外影视类国有上市企业;首部浙吉合作文旅微短剧《G331号秘境来信》于8月杀青,江苏、陕西、北京等省(市)还在积极与吉林省洽谈合作拍摄影视剧片……正如呼禹辰所言,吉林不仅是“东北故事”的发生地、取景地和最佳讲述地,更在逐渐成为“现实主义与冰雪史诗题材”的创作高地。

镜头聚焦处,热土正兴旺,“拍在吉林”让镜头里的吉林愈发鲜活。随着服务持续优化、资源不断挖掘,这片影视沃土必将孕育出更多精品,让吉林故事传得更远、更动人。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