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下午,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评委见面会上,评委会主席、演员陈宝国携手导演宁海强、导演李力持、编剧张冀、演员闫妮、摄影师穆德远、作曲家居文沛6位评委,从各自角度分享从影心得,寄语中国电影未来发展。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长影成立80周年,也是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33周年,“这是中国长春电影节第二十次举办,它是新中国第一个以城市命名的国家级电影节,以特有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搭建了一座展示中国电影成就的平台。”曾在长影完成自己首个男主角作品的陈宝国此次回到长春,他坦言最想回到长影看一看。作为本届“金鹿奖”评委会主席,他认为,对每一位电影人而言,电影是一座圣殿,从事电影工作是一份崇高的职业,“这就要求我们拥有赤诚之心,投入浓烈的真实感受,这是长影的传统也是中国电影的传统。”
曾执导过《弹道无痕》《黄埔军人》等主旋律影片的导演宁海强表示,每个时代都需要有反映时代使命和主要课题的作品,像过去长影拍摄的许多优秀作品甚至可以影响几代观众,“无论走到哪个时代,我们都希望能够创作出符合时代,让观众与作品中人物和故事产生共鸣的电影。”
第二次来到中国长春电影节的导演李力持对此次出任评委满怀感动与感恩:“这次电影节让我感受到江山代有人才出,今年看到的诸多作品无论是在商业性还是艺术性上都有非常大的提升,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创作者的用心用情,也让我们获得了很多感动。”李力持还表示,自己非常幸运能与这么多优秀的电影人同行,并通过各自努力共同孕育中国电影的果实,带给观众更多感动和欢乐。
手握《夺冠》《中国合伙人》《亲爱的》《三大队》《我和我的祖国》等代表作的编剧张冀,在谈到编剧对电影创作题材如何把握时,他表示,电影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回答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创作中,我们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作为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闫妮在现场分享了自己对表演的理解:“要先以理性去理解角色内核,再用感性去诠释角色情感,而且首要前提是先打动自己,从自我的真实感受出发去塑造角色,从而实现与观众的深度交流。”闫妮还提到,演员的创作需要围绕“专业、时代和人民”这三个关键词展开,她强调,在任何作品中,塑造角色、完成作品绝非个人之功,要通过多方面的协作,才能最终呈现出优质的角色与作品。
“电影是用影像讲述的故事,讲的是剧本的故事、是导演心中的故事,要让人们记住故事,而不单单是画面。”摄影师穆德远表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影的影响也很深刻,“无论是电影语言还是技巧,都与技术紧密结合,电影是把想象变成现实,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把想象做出来、丰富我们的想象。当下,每一个人都可以拿起手机还原自己的想象,这也能帮助我们了解观众喜欢的东西。”
音乐在影视作品中有着特殊的作用,作曲家居文沛认为,电影音乐具有唯一性和主题性,“每一个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都会面临很多选择,如何让音乐能够与电影紧密结合,成为独一无二的作品,如何让音乐与电影的其他部分一起为主题服务,这都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谈起电影对于自己的重要意义,居文沛说:“电影是造梦的艺术,让我们每一个电影人的梦照进现实,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光彩。”
见面会最后,陈宝国等评委对本届电影节组委会和观众们的信任与支持表达了感谢。“作为本届电影节评委,我们有信心、有信念,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交出答卷,这是我们对‘金鹿奖’的郑重承诺。”陈宝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