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

持续擦亮吉林人参产业“金字招牌”

杨朝丹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坚持把发展立足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强调“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人参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瑰宝,更是吉林省得天独厚的特色优势资源。吉林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建立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专项,旨在擦亮“吉林长白山人参”金字招牌。新征程上,如何从全产业链视角推进吉林省由“人参大省”向生产能力强、精深加工能力强、市场开发能力强、科技支撑能力强、政策保障体系强的“人参强省”转变,是吉林亟待推进的重要工程。

完善人参生产体系,“强”生产能力。高质量的产品源于优质的源头供给,完善的人参生产体系是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合理开发和规划人参种植用地,充分利用吉林省东中部山区次生林、经济林资源优势,探索“林参间作”模式,保障人参种植需求。强化人参种质资源保护与培育,加大人参种质资源调查、整理和归类力度,探索建设人参种质资源中长期保存库,利用现有科技研发力量,加快开展人参杂交、多倍体、基因育种等科研工作,用科学方法开展适宜农田人参、林下参的新品种选育研究,采取综合措施重点支持农田人参优良品种的推广。积极组建人参种植联盟,以吉林省参业协会为龙头,鼓励跨省际联合,形成“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人参种植联盟,引导各生产主体种植绿色人参、有机人参、高龄人参,打造吉林省人参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原料基地。

健全人参产业体系,“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完整的人参产业体系,需以精深加工为核心,串联起种植、加工、流通、服务等环节,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一是重点培育龙头企业。依托政府、科技和市场三重力量,重点培育活力强、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企业,立足产业链延伸组建原料加工、二次加工、精深加工等企业集群,并引导相关企业抱团发展,强化技术创新、科学管理,成为国际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带动其他优势企业群体和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重视培育中小型专精特新企业。在食品、保健品、生物制品、日化用品应用等领域,培育一批中小型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化发展,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三是大力打造人参文旅综合体。将人参旅游、康养与历史文化、边境风情等有机融合,打造“抚松”“集安”等人参文旅名片,通过“331国道”将其有效连接起来、推广出去,全面提升吉林人参知名度。

打造多元化营销体系,“强”品牌竞争力。一方面,要通过市场细分,打造多元化销售渠道。优化升级人参专业市场,依托吉林省内万良、清河等人参交易市场,建立园参交易所和野山参交易所,探索整合国内人参资源,精准把握人参市场行情。加强对人参产品质量、价格、广告等方面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鼓励引导企业利用跨境电商、直播带货、微商等新业态,进一步扩大网络销售覆盖率;在江、浙、广等主销区布局“长白山人参”专营店、体验店,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吉林“长白山人参”。另一方面,全面实施人参品牌战略,加强对“长白山人参”等区域公用品牌的保护和管理,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市场,利用各类媒体平台,聘请权威专家普及“长白山人参”药理功能、质量标准、用途和使用方法等;在国际市场,扩大“长白山人参”商标注册范围,在主要进口国的大城市设立人参展览馆,举办具有国际水平的人参交易博览会,提高国内外消费者对“长白山人参”的认知水平。

推进科技创新,“强”发展支撑。科技创新是人参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要积极整合科研力量,统筹吉林省人参科研资源,构建人参科技创新平台,联合建立国家级和省级人参实验室,明确研究方向,科学配置科研力量和项目资源,系统性解决人参连作土壤修复、林下参核心功效、人参大健康产品和新药开发、人参质量检测设备、全程质量追溯体系与GAP管理平台建设等科技难题。通过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等多种形式技术合作,不断促进科技推广应用,推动人参产业先进技术落地转化。全面强化科技人才支撑,积极邀请相关专家参与人参分子构成、人参基因组等方面科研,强化药效、药理及作用机制等基础研究。采取“揭榜挂帅”、军令状机制等方式,激励科研人员潜心研制高附加值人参产品,满足消费升级换代的需求,提高吉林人参产品和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产业发展保障。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强化顶层设计,优化人参产业布局。依托通化地区医药产业基础和清河澳洋野山参国际交易市场,优先培育人参医药产业,重点挖掘野山参药用价值;依托白山地区全国最大鲜参交易市场,优先发展园参鲜参、初级加工产业;依托延边州丰厚的旅游资源和对外贸易优势,优先发展人参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产业,不断扩大国际市场,最终形成以医药产业为基础、食品和保健品产业为支柱、文旅产业为引擎的人参产业发展大格局。探索破解人参食品原料年限和部位限制,推动将全株、全参龄人参纳入食品原料管理,加快实现人参保健食品备案制。另一方面,要强化相关标准与市场监管。完善种植标准、环境标准、产品分级标准、加工和包装标准、流通标准等,努力形成规范的吉林人参标准体系,并将之融入市场监管中,提高监管效率,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把吉林历经千年形成的百草之王“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