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体育

体育教练与需求市场的“双向奔赴”——

“体育外卖”的送达之路

本报记者 姚思琦

在小区楼下,体育教练王浩带领学生进行运动训练。 (本栏图片均由本报记者姚思琦摄)

“体育外卖”市场渐火

上午11点,长春一小区内的空地上,21岁的王浩正将标志桶、弹力绳和排球有序排列。10分钟后,3名小学生陆续下楼,开始跳绳热身。“今天练排球垫球,目标是连续50次不落地!”王浩的指令干脆利落。不远处,几位老人驻足观看,一位奶奶上前询问:“教练,我家孙子能来试试吗?”

这样的场景,是王浩创业两年中的常态。作为吉林体育学院学生、国家一级排球运动员,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体育外卖”教练——背着器材穿梭于长春各小区,为青少年提供上门体育培训。从最初3名学员到如今在训70余人,从最开始单日一堂课到现在单日最高授课量达6节,学员覆盖长春市5个城区。他的经历映射着“体育外卖”这个新兴行业的崛起——政策红利、家庭需求与灵活经济的碰撞,催生了“送课上门”的巨大市场。

打开网络平台搜索“上门体育”,提供少儿体适能训练、中考体育辅导等服务的机构和教练比比皆是。和上门做菜、上门美甲类似,“体育外卖”的火爆也是“上门经济”迅猛发展的生动缩影,精准击中了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的痛点。

政策东风吹燃的创业火种

王浩的创业始于一次偶然的经历。2023年暑假,王浩想做兼职赚生活费,便加入本地一家花式跳绳机构教学。那时,吉林省中考体育改革方案出台:分值从50分提至80分,排球新增为三大球项目之一。“政策发布后,朋友圈刷屏了。我的高中老师第一时间联系我:‘能不能来教我家孩子排球?’”他回忆道。

首单试水成功——3名一年级学生在小区空地上完成首次排球和跳绳训练课,孩子们在上课过程中不仅玩得开心,还学习了排球的基本功。更让王浩意外的是,训练过程吸引了十余位家长咨询。“考试指挥棒下,排球因运动量适中、对女生友好成为热门选项。但长春专业教练稀缺,家长只能‘海投’求助。”他感慨道。

数据佐证了这股热潮:根据《2023中国体育培训行业白皮书》,中考体育培训市场规模已突破80亿元,年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其中,上门私教模式占比约15%,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为家长省去接送麻烦

与传统机构不同,王浩的商业模式极“轻”。零场地成本:小区空地、公园草坪甚至地下车库皆可开课,器材仅需背包容纳;灵活拼团制:就像外卖有“拼好饭”,家长们也会“拼好课”,家长们会按居住地就近组班。“双职工家庭最需要这种模式。”学员家长刘女士坦言,“老人只需带孩子下楼,全程无需接送。教练到点上门,省去路上的担忧。”王浩表示:“有些禁车的小区,家长都不下楼,孩子到点自行下楼上课,课后独立回家。”

对家长而言,“体育外卖”最大的吸引力显然是节省了时间成本。以往送孩子去体育培训机构,路上来回奔波一两个小时是常事,遇上堵车更是头疼。而上门体育课地点就在家门口,当你打开窗户往下瞅,穿运动服的教练正拿着秒表往小广场走,自家孩子早就蹦跶下楼了,家长还能利用这段时间处理家务或休息,一举两得。

玩中练,破解青少年运动密码

在训练课上,王浩将垫球训练设计成闯关游戏和接力游戏:学生需边垫球边穿越障碍或者团队完成接力,失败者需完成青蛙跳“惩罚”。孩子们笑声不断,训练量悄然达标。“传统机构在封闭场馆‘上课’,孩子有压力;而在小区和伙伴玩着学,运动变成社交游戏。”他总结出“玩中练、练中玩”核心逻辑。

这种模式尤其契合低龄儿童的需求。王浩的课程分设两条线:4—10岁:以跳绳、体适能为主,培养基础运动能力;10岁以上:聚焦中考排球(自垫球+发球)、跳绳考试项目。“最早的一批学员从一年级跟到三年级,续课率100%。他们不只为应试,更养成了运动习惯。”他翻出手机相册,展示学员打卡照:雪地跳绳、车库垫球、公园折返跑……“场地不拘一格,兴趣才是关键。”

一位孩子家长表示:“最开始只想让孩子提升身体素质,结果孩子在上课过程中慢慢喜欢上了运动,在家楼下和小伙伴一起运动上课,孩子的抵触心理也没有了,甚至有时候几天不上课,孩子还会主动要求上课。”

“体育外卖”激活“多赢”局面

“体育外卖”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的背后,是体育教育愈发被重视,家长对孩子体质提升的需求日益迫切。这种将专业教练、定制课程与社区场景深度融合的新业态,让孩子在家门口即可接受体育训练,家长无需为接送而往返奔波,也开辟了体育人才灵活就业的新路径,可以说是“多赢”的局面。

交谈中,王浩告诉记者:“目前,身边的同学不少也在做‘体育外卖’,也有不少同学向我请教经验,想要尝试。我觉得这对于很多体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是一个很好的接触社会、深入实践的机会,同时也为毕业后的职业选择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而且我现在也在不断学习新技能,每天上完课还要剪视频,在网络平台宣传自己,这样也让我的招生方式从家长推荐,到互联网上有人咨询买课转变。”

王教练的“小目标”

即将大四的王浩虽然还没毕业,但专业经历却十分丰富。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王浩不仅是国家一级排球运动员,也是国家一级排球裁判员,多次执裁过省内大型排球赛事。

对于为何选择开展排球训练,除了是排球专业出身和中考政策的原因,王浩也有自己的初心。“我也去过南方的一些城市,看到了那边很多学校的排球课程开展得很好,很多小孩子都喜欢排球运动,一些学校喜欢排球的学生不比足球、篮球少,而长春目前大部分校园中,喜欢排球的孩子远远比不上喜欢足球和篮球的学生数量,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尽量去多带动排球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和发展,为我省的排球发展尽一份力量。”

“野蛮生长”下的隐忧与突围

当体育培训被装进“外卖盒”,我们也要警惕它“变味”的风险。目前,“体育外卖”监管规则存在空白地带,缺少统一的服务标准,一旦发生纠纷,难免互相扯皮。比如,教练资质谁来核验?小区空地滑倒谁担责?邻居投诉噪声扰民谁来调解?这也提醒“体育外卖”的供需双方,要充分考虑到这一潜在的风险,尽可能提前沟通,完善规避纠纷或风险的解决方案。毕竟,涉及孩子的健康安全,各方多一分考量,家长就少一分担忧,这个新兴业态才能在规范中走得更远。

傍晚时分,王浩整理好器材结束了一天的课程。背包里,标志桶与排球碰撞出沉闷声响,如同这个行业蓬勃的心跳。此时,他的抖音提示一条新消息:“王教练,您的课程我们想带孩子体验一次。”

记者手记:

在小区空地上,利用简单的器材,体育教练带领孩子们在欢笑中完成训练。这种“体育外卖”上门授课模式,既是政策红利与家庭需求的碰撞,也是体育教育灵活化的生动实践。上门授课省去接送困扰,“拼团制”降低费用,游戏化教学更让孩子爱上运动,家长直呼“省心又高效”。这场“体育外卖”的热潮,既是全民健身意识觉醒的缩影,也考验着监管与创新的平衡。期待行业在规范中持续“升温”,让运动真正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