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2版:要闻

探寻吉林历史故事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全国网络名人探寻和传播吉林近现代史”活动综述

本报记者 刘巍

吉林近现代史,一部波澜壮阔的变革与抗争史,展现了吉林人民的坚韧与辉煌。

8月25日至27日,“全国网络名人探寻和传播吉林近现代史”活动在吉林省开展。在省委网信办的组织下,来自省内外的20余位网络名人(全网粉丝量超1.1亿)以及省内媒体记者,一同前往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等地,实地走访吉林省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址、纪念馆等地,以新颖的形式、鲜活的语言和全景式的镜头,全方位展现吉林的峥嵘岁月,回顾吉林人民的奋斗历程,讲清讲活讲好吉林故事,让更多网友深入了解吉林近现代史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进一步推动吉林历史文化在互联网上的广泛传播。

“感受吉林人民的坚忍不拔”

“本次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介绍了从清朝开始到新中国这300余年的主要史实。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近代吉林历史的曲折与无奈、苦难与辉煌。”随着讲解员的娓娓讲述,网络名人们的思绪被带到历史深处。

8月25日下午,“全国网络名人探寻和传播吉林近现代史”活动的第一站走进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网络名人走在展厅内,望着一张张照片和一件件斑驳的文物,细细品味着吉林大地上的厚重历史。

“千件实物会说话,百张图片把故事拉,从苦难到荣光,每一步都刻着咱吉林人的倔强。”来自江苏的网络名人@小记杨威表示,作为工作在外地的吉林人,走进吉林近现代史展览,不仅能读懂家乡的过去,更能感受到家乡人刻在骨子里的奋斗精神。

步入展厅,有形的长时间轴从吉林的远古先民讲起,把吉林的历史演进概括性展示。一路看下来,可让参观者全面了解吉林厚重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脉络。来自青海的网络名人@路路观察在参观时感触颇深:“展览不仅是一场历史回溯,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洗礼,将吉林近现代三百余载的历史长卷徐徐铺展在今人面前,让参观者在感悟中汲取力量。”

在“抗美援朝后援地”展区,通过历史照片、详实的文字资料以及逼真的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当年志愿军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壮观画面。来自山东的网络名人@以史为鉴一边参观一边拍摄,不时发出感慨:“回望那场气壮山河的战争,吉林儿女勠力同心、英勇作战,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让更多人了解吉林的历史故事”

如果说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为参加活动的网络名人打开了认识吉林的新视角,那么8月26日至27日的吉林市、辽源市之行,则把吉林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担当全方位展现在网络名人眼前。

“以吉林水师营的兴衰历史为主线,通过图片、景观复原、雕塑等手段立体直观地展示吉林水师营的历史。”参加活动的网络名人来到吉林水师营博物馆驻足观看,聆听介绍。

“吉林水师营作为清代东北第一支八旗水师,它的历史文化不仅是吉林市的宝贵精神遗产,更是吉林省乃至中华民族发奋图强、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一页光辉历史。”来自河北的网络名人@小泽很瑞在参观中感受到了吉林水师的英雄气概,不时发出感悟。他表示,会把此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成游记,在网上传播出去,让更多人认识吉林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担当。来自河南的网络名人@许同学也有同样感受:“这次吉林之行的所见所闻只是百年吉林的沧海一粟,不论是沉重的抗战历史,还是辉煌的发展成就,我深深感受到吉林的深厚底蕴与独特贡献。我会通过我的讲述,将吉林故事讲给更多的网友听。”

创办于1881年的吉林机器制造局,是东北最早的近代工业机构,也是洋务运动期间该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全、技术最强的军火工厂,它的建立翻开了东北近代工业的新篇章。“吉林机器制造局实乃一座丰碑,引导世人心存希冀、沐光而行。”来自四川的网络名人@卢克文工作室说,“这次吉林行不仅让我们自媒体人接受到了历史文化教育,也鞭策我们在今后的网络传播中更好地用好历史文化资源,讲好历史故事。”“吉林机器局跌宕的历程展现着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和沧桑的过往,记录着沉痛的教训和无法释怀的情结。”来自上海的网络名人@半杯馊茶表示,吉林市,这座国内唯一的省市同名的地级城市,名字里镌刻着不寻常的身世。一个多世纪以来,这块黑土地在民族自立自强的拼搏中从未缺席。

在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网络名人感受到的是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的东北沦陷的十四年里,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血腥统治、残酷剥削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矿工所表现出来的顽强革命意志和可歌可泣的斗争精神。来自天津的网络名人@应旺表示,作为年轻一代,将铭记这段屈辱历史以鞭策自己,为国家富强贡献力量。

“传承先辈们的精神”

在活动中,每一个网络名人都在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讲述着吉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吉化的发展史是中国化学工业创业史的一个缩影。”网络名人在参观吉化历史陈列馆时,纷纷感叹吉化的发展历程是共和国前进脚步的一串印迹。吉化历史陈列馆以吉林石化公司历史发展为脉络,用大量档案史料,展现了吉林石化公司从1938年至今80余年一路走过的非凡历程。来自北京的网络名人@马妍说:“吉化从依靠外援到自力更生,从百废待举到行业翘楚,从埋头苦干到求实创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自尊与自强。”来自黑龙江的网络名人@冰姐扒书表示,“我们要为吉化人的为国分忧、不辱使命的责任与担当点赞,更要学习吉化人‘严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和‘背山精神’。”

当历史的巨轮碾过二战的烽火硝烟,那满目疮痍的世界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网络名人怀揣着敬畏与悲愤走进辽源市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旧址,这座被岁月尘封却永不磨灭的历史丰碑。

走入馆内,就如同踏入了一条时光隧道,瞬间被卷入那战火纷飞、血雨腥风的年代。这里的展陈内容分为三大主题,每一主题都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着人们的心灵。馆内展出的泛黄史料与战俘遗物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80年前的往事。“第一次来到这里参观,心情很沉重,这些历史让我们依旧能够看到战争的残酷。”来自北京的网络名人@关之檀说,“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各国人民团结一心,为了正义和自由而战,这种团结的精神是我们今天应该传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省内网络名人@文小略表示:“我们应该以史为鉴,传承先辈们的精神,在和平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日的行程里,网络名人们凭借专业视角和创作风格,产出短视频、直播、图文等各类作品,让吉林的历史跨越时空阻隔,抵达人们心灵深处,更让吉林人民在苦难中抗争的坚韧以更鲜活、更贴近大众的方式实现“破圈”传播,激励更多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网相关信息已达630余条。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