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夕期间,我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署要求,以“浪漫七夕·文明传家”为核心主题,统筹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旅场馆、志愿服务组织及社会力量,打造“传统民俗+现代文明”“线上互动+线下体验”“文化传承+民生服务”多元活动矩阵。自8月22日活动启动至8月30日,全省共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明实践活动3200余场次,吸引超42万人次群众参与,成功营造“鹊桥寄情传古韵,文明新风满吉地”的浓厚节日氛围。
多点开花绘就文明盛景
省文明办聚焦“示范引领、全域覆盖”,推动各地结合地域特色打造特色活动,形成“一市一亮点、县区有特色”的节日图景。
永吉县开展“相亲相爱 传承家风”省级示范活动,多点同步激活七夕氛围。在县文化馆“灯映星河,巧手传情”活动现场,市民两人一组制作七夕花灯,结婚多年的李老先生举着成品感慨:“第一次和老伴做花灯,既好玩又有意义,想每年都留个纪念。”在政务大厅婚俗文化长廊,四对婚龄超40年的党员夫妻分享婚姻故事,张阿姨“多包容、多体谅”的相处之道赢得在场群众一致认同,老夫妻互相梳头的“一梳百顺”环节更显温情暖意。
临江市聚焦“家风传承”,开展好家风分享会。全国文明家庭代表艾碧讲述与戍边军人丈夫蒋德红的故事,“他守国,我守家”的坚守初心、十余年关爱驻地群众、帮扶抗战老兵的奉献事迹,让“国强千秋盛,家和万事兴”的理念深入人心。艾碧说:“好家风从不是遥不可及的大道理,它可能是饭桌上的一句叮嘱,是遇到困难时家人的一句鼓励,这些细碎瞬间慢慢沉淀成家庭的品格,也汇聚成社会文明的底色。”
传统内涵注入现代活力
各地深入挖掘七夕“乞巧、祈福、传情”的文化内涵,创新体验形式,让千年民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使七夕不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可触、可感、可参与的文化盛宴。
辽源市龙山区举办“旗袍与七夕”主题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节日内涵深度融合。活动现场,女青年们身着雅致旗袍参与茶艺品鉴,在袅袅茶香中诵读七夕经典诗词,专业演员带来婉转的歌唱表演。活动既展现古典风雅,又传递现代文明婚恋理念,更为单身青年搭建起“有文化、有温度”的交流平台。
珲春市举办“弘扬传统文化,传递家国情怀”主题文艺演出,开场鼓《欢聚一堂》点燃全场热情,歌伴舞《领航》、双人舞《梁祝》、器乐合奏《敖包相会》等节目轮番上演,兼具传统文化底蕴与延边民族风情。活动除文艺演出外,还同步设置戏曲体验、传统手工互动环节,通过多元形式让群众深入了解七夕“忠贞爱情、家庭和睦”的文化内涵。
移风易俗成为社会共识
围绕七夕“婚恋”核心,各地以文明实践为抓手,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从“单向宣传”到“双向互动”,从“干部带头”到“群众自觉”,文明婚恋观念逐步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成为社会共识。
长春市南关区以“家风雅集·情满南关”为主题举办群众性文明实践主场活动,通过“短片+故事+倡议”的形式阐释七夕“家与情”的核心内涵。新婚恋观宣传片里“只要你真心对我,彩礼量力而行就好,咱们不去攀比”的朴素台词,直击高价彩礼痛点,引发在场观众强烈共鸣,为移风易俗宣传奠定“去糟粕、留真情”的基调。
大安市以“浪漫七夕 婚俗新风”为主题,在临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活动。宣讲员以生动语言从牛郎织女传说讲到古代乞巧习俗,让群众深刻感受传统节日文化魅力;工作人员发放《倡导文明婚俗——弘扬时代新风》倡议书,用真实案例剖析高价彩礼带来的社会问题。活动尾声,街道干部带头在“倡导文明婚俗 抵制高价彩礼”签名墙签名承诺,在场群众积极响应。
前郭县举办“青春有约·缘来是你”七夕单身青年交友联谊会。通过古代婚俗文化展示、趣味互动游戏、真情告白等环节,让30余名单身青年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邂逅缘分、收获友谊,打破传统交友场景局限,传递健康文明的婚恋观念。
“文化+”赋能地方发展
多地将七夕活动与文旅产业、乡村振兴深度结合,实现“文化热”带动“经济活”,不仅丰富了群众节日生活,更为地方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平市以“爱在英城 浪漫七夕”为主题,在仁兴里沉浸式街区打造七夕盛宴。传统文化展示区设置仿古风景观,志愿者现场讲解七夕渊源,月老办事处为游客发放祈愿红丝带;情景演绎区推出西游潮玩巡游、唐宫乐舞体验,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剧院上演《双回门》《大西厢》等经典剧目;文明实践集市同步开设医疗义诊、法律咨询、就业帮扶站点,实现“文化体验+民生服务”双融合。此前,该市第九届公益相亲会吸引300多名单身青年参与,十余对成功牵手。
柳河县在参乡水街举办“鹊桥连水韵·参乡度七夕”活动,夜幕下的“牛郎织女”威亚表演惊艳全场——专业演员身着华美传统服饰,借助威亚设备翩然起舞,于夜空中再现鹊桥相会的千古传说,赢得观众阵阵惊叹与掌声。现场还设“巧手绘七夕·非遗寄情长”体验区,吉林省佟佳江满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丛永莉携学生展示10米长剪纸婚纱、12米长《人参百子图》剪纸巨作,DIY漆扇、书签体验区排起长队。市民李嘉琳带孩子体验后说:“既感受了节日氛围,还学习了非遗知识,特别有意义!”
传承创新共谱文明新篇。我省2025年“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明实践活动,以文化为魂、以文明为核,让传统节日既保留“古味”又充满“新意”。七夕已不仅是“爱情的节日”,更成为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服务群众需求的重要载体。未来,我省将继续深化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探索“民俗+文明”“文化+民生”融合路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记者 何琳娣 李婷 张红玉 张磊 李铭 袁松年 王耀辉 赵蓓蓓 金泽文 郭春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