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理论

深刻理解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方法论

吴 斌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锲而不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创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刻理解和掌握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方法论,在系统推进工作中把握规律,在问题破解中彰显担当,在制度创新中巩固成果,在价值坚守中凝聚共识,推动作风建设向更深层次迈进,为锻造新时代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注入不竭动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全局谋划,又需精准发力。中央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体现了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的方法论智慧。从制度设计的全局性视角出发,中央八项规定涵盖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出访接待等党内政治生活全领域,形成覆盖作风建设各环节的“一盘棋”。其核心在于通过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重塑党的政治生态,实现党风政风社风一体净化。从“突出问题”重点突破维度切入,中央八项规定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危害最突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这种“抓关键带全局”的思维,既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泛化倾向,又克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弊端,为作风建设提供了科学路径。新时代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需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既要坚持“全周期管理”,将作风建设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协同推进,又要把握“关键变量”,紧盯“关键少数”、重要节点和重点领域,以重点领域治理成效辐射带动整体效能提升,形成“纲举目张、执本末从”的治理效果。

坚持精准施策与靶向纠治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重要要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生命力就在于始终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在破解作风顽疾中彰显实践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研究针对性举措,科学精准靶向整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精准施策要求科学把握作风问题的本质与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四风”问题的隐形变异新动向,建立“风腐同查同治”机制,完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统计指标体系,推动纠治重点从显性问题向隐性问题延伸、从单一领域向全域覆盖拓展。靶向纠治则强调对作风问题的动态研判与分类处置,既对普遍性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又对行业性、地域性突出问题实施差异化治理,形成“发现—整治—巩固”的治理闭环。当前,作风建设已进入“深水区”,更需强化问题意识。要建立“问题清单”动态管理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作风问题新趋势,提升治理前瞻性;深化“靶向治疗”理念,针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变异的公务接待”等顽疾,制定差异化治理方案,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唯有以问题为镜,才能确保作风建设始终与时代同频、与实践共振。

坚持刚性约束与常态长效治理相贯通。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之所以能化风成俗,关键在于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优势。刚性约束体现制度的权威性,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到《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党中央构建了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制度体系,将原则性要求转化为可操作、可监督、可问责的具体规范。常态长效治理则强调制度的生命力,通过建立作风建设责任清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巡视巡察联动等,推动制度执行从“被动遵守”向“主动践行”转变,形成“制度制定—刚性执行—监督反馈—动态优化”的良性循环。新时代深化作风建设,需在制度供给与制度执行上双向发力,一方面,要针对“由风及腐”“风腐交织”等新问题,及时填补制度空白,细化“负面清单”;另一方面,要健全制度执行监督机制,运用“四种形态”强化执纪问责,防止制度成为“稻草人”,推动制度“长牙”“带电”,更好筑牢作风建设的“铜墙铁壁”。

坚持人民立场与政治担当相辉映。作风建设的本质是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价值内核,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政治担当诠释初心使命。人民立场是作风建设的价值原点。中央八项规定从规范领导干部调研接待、精简会议文件等具体事项入手,直指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作风积弊,其根本目的在于重塑党群血肉联系。政治担当则体现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勇气,党中央以“徙木立信”的决心推进作风建设,从中央政治局立规矩、作示范,到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彰显了“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品格。新征程上,更需以价值引领凝聚精神力量,要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作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不断厚植为民情怀,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作风成效的根本标准,推动作风建设从“外在规范”向“内在自觉”升华,让好作风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标识。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