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7版:理论

强化青年科技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领

杜 都

青年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中明确将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爱国奉献、科学报国的思想政治引领放在首要位置,强调“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政治引领是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青年科技人才的必然要求,立足新时代,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思想引领和行动引领等方面下功夫,引导广大青年科技人才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追梦征程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汇聚青春力量。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筑牢青年科技人才的发展根基。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对青年科技人才来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成长进步的重要前提;心中有信仰、胸怀报党报国信念,才能步履坚实、脚下才有力量,才能把准正确前进方向。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人才成长学习的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提高其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教育机构作为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主阵地,要大力强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系统化建设,建立多元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聚焦科技人才紧迫需求,将思想政治引领的工作要求引入学生工作、教师工作、师德师风建设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共青团桥梁纽带作用,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创新方式方法,丰富载体手段,增强思想政治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组织开展“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论坛”,邀请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分享成长经历和科研经验;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政治理论和科技创新方面的讲座,在交流中增强青年人才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爱国情怀。积极发挥群团组织协同作用,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来形成合力,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多交流合作、展示才华的机会。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人文关怀,关注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加强思想引领,校准青年科技人才价值坐标。青年科技人才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领,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方面,要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通过开设不同行业类别的理论学堂和不同理论层次的专业课堂,分层分类进行引导和教育;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线上学习平台等方式,组织青年科技人才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入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同时,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组织青年科技人才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开展现场教学,引导他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另一方面,要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厚植家国情怀。定期组织青年人才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深刻道理;邀请老党员、老战士为其讲述革命故事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历程,鼓励其将个人的科研工作与国家的需求相结合,在科技攻关中展现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加强行动引领,营造利于青年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领不仅体现在思想层面,更要落实到行动上。一是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着力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和创新载体,吸引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投身科技创新事业。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赋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科研自主权,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多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二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价值导向。良好的社会氛围是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宣传引导,多渠道广泛宣传青年科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创新成果,让他们成为全社会关注和学习的榜样,引领更多青年投身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青年科技人才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安心从事科研工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引导青年科技人才投身社会实践,在服务国家和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为解决实际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组织青年科技人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如参与科技服务和科普宣传活动,将科技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引导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展现中国青年风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年科技力量。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